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GPA与国有企业概述 | 第13-25页 |
2.1 GPA概述 | 第13-16页 |
2.1.1 GPA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2.1.2 GPA的目标与原则 | 第14-15页 |
2.1.3 GPA的适用范围 | 第15-16页 |
2.2 国有企业的概述 | 第16-21页 |
2.2.1 我国国有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18页 |
2.2.2 外国国有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 第18-21页 |
2.3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的利弊分析 | 第21-25页 |
2.3.1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的积极影响 | 第21-23页 |
2.3.2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所面临的困境 | 第23-25页 |
3 GPA框架下国有企业的分类与依据 | 第25-33页 |
3.1 GPA主要成员方对国有企业的分类及依据 | 第25-27页 |
3.1.1 GPA主要成员方对国有企业的分类 | 第25-27页 |
3.1.2 GPA主要成员方对国有企业分类的理论依据 | 第27页 |
3.2 GPA框架下“其他实体”的界定标准 | 第27-33页 |
3.2.1 GPA中关于“其他实体”的原则标准 | 第28-29页 |
3.2.2 GPA主要成员国对于“其他实体”的界定标准 | 第29-33页 |
4 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纳入GPA标准分析 | 第33-39页 |
4.1 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 | 第33-35页 |
4.2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的标准分析 | 第35-39页 |
4.2.1 政府控制或影响标准 | 第36-37页 |
4.2.2 非竞争性标准 | 第37页 |
4.2.3 公益性标准 | 第37-39页 |
5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的法律对策 | 第39-46页 |
5.1 我国国有企业纳入GPA策略 | 第39-41页 |
5.1.1 充分利用GPA中的例外规定 | 第40页 |
5.1.2 充分利用我国发展中国家身份 | 第40-41页 |
5.2 GPA框架下我国国有企业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1-46页 |
5.2.1 GPA框架下我国国有企业政府采购法律适用 | 第41-42页 |
5.2.2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主体范围 | 第42页 |
5.2.3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采购方式 | 第42-43页 |
5.2.4 规范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程序 | 第43-44页 |
5.2.5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权利救济制度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索引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