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压力驱动的纳米流体在接枝聚合物刷的微通道内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第12-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6页
        1.2.1 聚合物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2 纳米流体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1.2.3 分子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分子动力学原理概述与计算方法第28-38页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第28-30页
    2.2 势能函数模型及力场作用项第30-33页
        2.2.1 LJ 势能第31-32页
        2.2.2 珠簧模型第32-33页
    2.3 运动方程的积分算法与数值解法第33-34页
        2.3.1 Verlet 积分算法第33-34页
        2.3.2 Velocity-Velert 积分算法第34页
    2.4 周期性边界条件第34-35页
    2.5 系综选取第35-37页
        2.5.1 正则系综(NVT)第36页
        2.5.2 等温等压系综(NPT)第36-37页
        2.5.3 微正则系综(NVE)第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压力驱动下接枝中性聚合物刷的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第38-52页
    3.1 建立模型与参数设定第38-40页
        3.1.1 建模参数设定第38-39页
        3.1.2 模拟细节设定第39-40页
    3.2 接枝密度对流动特性的作用效果第40-44页
    3.3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对流动特性的作用效果第44-47页
    3.4 驱动力对流动过程的作用效果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纳米流体与聚电解质刷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流动特性第52-86页
    4.1 建立模型和参数设定第52-54页
    4.2 聚电解质刷与纳米颗粒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第54-62页
        4.2.1 聚电解质刷接枝密度的作用效果第54-59页
        4.2.2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作用效果第59-62页
    4.3 反离子的作用效果第62-74页
        4.3.1 模型参数设置第62页
        4.3.2 单一反离子价的作用效果第62-68页
        4.3.3 混合反离子价对流体系统的作用效果第68-74页
    4.4 盐离子对流体系统的作用效果第74-78页
        4.4.1 模型参数设置第75页
        4.4.2 粒子分布状态与流速分析第75-78页
    4.5 聚电解质刷序列的作用效果第78-83页
        4.5.1 模型参数设置第78-79页
        4.5.2 电荷序列的作用效果第79-83页
    4.6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5章 纳米流体的固液界面接触特性与流动实验研究第86-108页
    5.1 固液界面的边界滑移特性第86-95页
        5.1.1 中性聚合物刷纳米流体系统的边界滑移计算第88-90页
        5.1.2 聚电解质刷纳米流体系统的边界滑移计算第90-92页
        5.1.3 影响边界滑移的因素分析第92-95页
    5.2 纳米流体黏度分析第95-100页
        5.2.1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对流体黏度的作用效果第96-98页
        5.2.2 驱动力对流体黏度的作用效果第98-100页
    5.3 具有聚合物刷涂层的微流道系统实验测试第100-106页
        5.3.1 以二氧化硅玻片制作微流道第100-101页
        5.3.2 聚合物刷涂层制备第101-103页
        5.3.3 聚合物刷涂层聚合过程第103-104页
        5.3.4 具有聚合物刷涂层的微流道流动性能测试第104-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2页
    6.1 全文总结第108-110页
    6.2 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雾化涂覆阀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泵车支腿屈曲稳定性分析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