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 第12-13页 |
1.1.2 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页 |
1.1.3 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框架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18-28页 |
2.1 乡村旅游 | 第18-20页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综述 | 第19-20页 |
2.1.3 乡村旅游研究的方法综述 | 第20页 |
2.2 游客满意度 | 第20-23页 |
2.2.1 游客满意度概念 | 第20-21页 |
2.2.2 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2页 |
2.2.3 游客满意度测评的模型 | 第22-23页 |
2.3 旅游体验 | 第23-24页 |
2.3.1 旅游体验的概念 | 第23-24页 |
2.3.2 旅游体验类型研究 | 第24页 |
2.4 旅游产品 | 第24-26页 |
2.4.1 旅游产品的概念 | 第24-25页 |
2.4.2 体验旅游产品与景区体验旅游产品 | 第25-26页 |
2.4.3 景区体验旅游产品策略研究 | 第26页 |
2.5 游客满意度、游客体验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6-28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8-34页 |
3.1 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景区游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0页 |
3.1.1 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测量指标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1.2 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的理论解释 | 第29-3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3.3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与设计 | 第31-34页 |
3.3.1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 | 第31页 |
3.3.2 问卷样本的有效控制 | 第31-32页 |
3.3.3 问卷的预调查 | 第32页 |
3.3.4 问卷的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4 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景区乡村游客体验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34-57页 |
4.1 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概况 | 第34页 |
4.2 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状况 | 第34-36页 |
4.2.1 景区产品结构 | 第34-35页 |
4.2.2 景区仍以游览型产品为主,体验产品同质化严重 | 第35页 |
4.2.3 景区客源现状 | 第35-36页 |
4.3 选择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作为实证研究的原因 | 第36页 |
4.4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36-54页 |
4.4.1 景区游客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36-39页 |
4.4.2 景区游客行为分析 | 第39-42页 |
4.4.3 样本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4.4.4 样本因子分析 | 第43-46页 |
4.4.5 游客自身特性对旅游体验感知的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4.4.6 游客体验期望程度与游客满意程度的配对T检验 | 第50页 |
4.4.7 样本IPA分析 | 第50-54页 |
4.5 实证分析结论 | 第54-57页 |
5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乡村旅游景区体验产品优化策略 | 第57-64页 |
5.1 合理定位月亮湾乡村旅游市场 | 第57-58页 |
5.1.1 瞄准本地客源,充分开发三明本地市场 | 第57-58页 |
5.1.2 以工薪阶层为主体,积极开拓城市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市场 | 第58页 |
5.1.3 抓住高学历客源特征,充分挖掘客家文化旅游体验内涵 | 第58页 |
5.2 营造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生态乡村旅游环境体验 | 第58-60页 |
5.3 增加设施体验的特色 | 第60页 |
5.4 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 | 第60-61页 |
5.5 打造高品质、标准化、人性化的景区服务体验 | 第61-62页 |
5.6 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创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情感体验 | 第62-6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65页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6.3.1 研究的不足 | 第65页 |
6.3.2 研究的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