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制度内生性、政治参与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关系验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概念界定第10-12页
        1.2.1 制度第10-11页
        1.2.2 制度变迁第11页
        1.2.3 政治参与第11-12页
        1.2.4 经济增长第12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2-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5-28页
    2.1 制度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第15-19页
        2.1.1 经济增长源泉研究综述第15-16页
        2.1.2 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综述第16-19页
        2.1.3 经济增长的差异化问题研究综述第19页
    2.2 政治参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第19-26页
        2.2.1 Anthony Downs的民主的经济理论及述评第19-21页
        2.2.2 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拓展理论及福利评价第21-22页
        2.2.3 Daron Acemoglu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及评述第22-23页
        2.2.4 Gordon Tullock的寻租、收入分配及经济增长研究第23-24页
        2.2.5 Mancur Lloyd Olson《国家兴衰探源》《权利与繁荣》问题第24-25页
        2.2.6 政治团理论探讨第25-26页
    2.3 制度变迁与政治参与的关系研究综述第26-28页
第3章 制度内生性、政治参与与经济增长理论构建第28-37页
    3.1 政治参与结构第28-32页
        3.1.1 政治参与主体第28页
        3.1.2 政治参与途径第28-30页
        3.1.3 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第30-32页
    3.2 政治参与与经济增长关系第32-35页
        3.2.1 人的自由发展与经济增长第32页
        3.2.2 公众力量与经济增长第32-33页
        3.2.3 社会组织与经济增长第33-35页
    3.3 制度通过政治参与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第35-37页
第4章 政治参与对制度内生化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51页
    4.1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第37-40页
        4.1.1 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第37-38页
        4.1.2 变量处理第38-40页
    4.2 政治参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第40-47页
        4.2.1 模型设定第40-42页
        4.2.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42-47页
    4.3 制度内生化经济增长的状态空间模型第47-51页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1-57页
    5.1 主要结论第51-52页
    5.2 政策建议第52-57页
        5.2.1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第52-54页
        5.2.2 规范政治参与过程第54页
        5.2.3 推动社团组织建设第54-55页
        5.2.4 健全政治参与相关法律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收入准则的修订对我国软件企业收入确认计量的影响--以X软件公司为例
下一篇:煤炭资源富集区环境规制效率评价及规制政策优化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