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1 二氧化钛的结构与制备方法 | 第11-16页 |
1.1.1 二氧化钛的结构 | 第11-14页 |
1.1.2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2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6-18页 |
1.2.1 光催化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 | 第16-17页 |
1.2.2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7-18页 |
1.3 MoS_2结构与性能 | 第18-20页 |
1.3.1 MoS_2的结构 | 第18-19页 |
1.3.2 MoS_2的性能 | 第19-20页 |
1.4 二氧化钛的改性 | 第20-23页 |
1.4.1 MoS_2/TiO_2复合体系 | 第21-22页 |
1.4.2 其他半导体与TiO_2复合体系 | 第22页 |
1.4.3 金属离子修饰 | 第22页 |
1.4.4 贵金属沉积 | 第22-23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2.3 材料表征手段与原理 | 第26-31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6-27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29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9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29-30页 |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s)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二硫化钼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和表征 | 第31-47页 |
3.1 前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3.2.3 光催化降解测试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3.3.1 不同方法制备的TiO_2的表征 | 第34-36页 |
3.3.2 不同MoS_2/T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6-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MoS_2/TiO_2复合材料的条件优化 | 第47-68页 |
4.1 前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4.2.1 煅烧法制备TiO_2 | 第48页 |
4.2.2 MoS_2/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6页 |
4.3.1 反应时间对MoS_2/TiO_2的影响 | 第48-52页 |
4.3.2 反应温度对MoS_2/TiO_2的影响 | 第52-56页 |
4.3.3 pH对MoS_2/TiO_2的影响 | 第56-60页 |
4.3.4 原料投料比对MoS_2/TiO_2影响 | 第60-65页 |
4.3.5 MoS_2/TiO_2的形成过程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