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南方红壤区雨水花园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雨水花园相关研究进展第11-21页
        1.2.1 雨水花园水质净化效果第11-14页
        1.2.2 雨水花园水量调控效果第14-16页
        1.2.3 雨水花园的设计优化及维护第16-19页
        1.2.4 雨水花园工程案例第19-21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填料的配比实验第23-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1 各填料理化性质第23-24页
        2.1.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2.2.1 填料对NH_(3-)N的吸附与解吸第26-29页
        2.2.2 填料对P的吸附与解吸第29-30页
        2.2.3 复合填料渗透系数第30-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植物及IWS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33-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7页
        3.1.1 供试植物第33-35页
        3.1.2 实验装置第35-36页
        3.1.3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1.4 数据分析第3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3.2.1 植物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37-42页
        3.2.2 IWS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42-44页
        3.2.3 植物生理状况第44-46页
    3.3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雨水花园工程应用实例研究第48-66页
    4.1 工程背景第48-50页
        4.1.1 工程概况第48-49页
        4.1.2 场地现状第49-50页
    4.2 工程设计第50-55页
        4.2.1 设计调蓄容积第50-51页
        4.2.2 入流口设计第51页
        4.2.3 断面设计第51-52页
        4.2.4 雨水花园面积及平面布置第52-54页
        4.2.5 建造要点第54-55页
    4.3 工程水质净化效果第55-60页
        4.3.1 污染物EMC去除效果第55-57页
        4.3.2 进出水污染物浓度过程线第57-60页
    4.4 工程水文调控效果第60-64页
        4.4.1 SWMM构建第60-62页
        4.4.2 不同重现期的径流调控效果第62-63页
        4.4.3 填料层渗透系数对径流调控效果的影响第63-64页
    4.5 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总结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创新点第67页
    5.3 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及其在红壤铅镉稳定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网络非理性舆论传播探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