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问题的缘起 | 第8-10页 |
1.1.1 背景 | 第8-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16-17页 |
1.4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7-18页 |
1.4.1 农村 | 第17页 |
1.4.2 寄宿制学校 | 第17-18页 |
1.4.3 满意度 | 第18页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选题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 | 第19-20页 |
2.1.2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0页 |
2.1.3 双因素理论 | 第20-21页 |
2.2 农村寄宿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 | 第21-25页 |
2.2.1 校园生活 | 第21-22页 |
2.2.2 家庭状况 | 第22-24页 |
2.2.3 个人情况 | 第24-25页 |
2.3 农村寄宿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 | 第25-27页 |
第3章 农村初中生寄宿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 第27-33页 |
3.1 问卷的设计 | 第27-31页 |
3.2 问卷的检验 | 第31-33页 |
第4章 农村初中生寄宿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3-45页 |
4.1 学生寄宿满意度总体情况 | 第33页 |
4.2 学生寄宿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统计检验 | 第33-41页 |
4.2.1“个人情况”方面影响因素的检验 | 第33-35页 |
4.2.2“家庭状况”方面影响因素的检验 | 第35-40页 |
4.2.3“校园生活”方面影响因素的检验 | 第40-41页 |
4.3“校园生活”方面影响因素的复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4.4 寄宿生的具体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 | 第45-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5.2.1 建立管理者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聆听学生的心声 | 第47-48页 |
5.2.2 完善财政保障机制,满足学生寄宿物资需求 | 第48-49页 |
5.2.3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 第49页 |
5.2.4 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