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DEA及Malmquist指数的我国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第12-17页
        1.1.1 选题依据第12-14页
        1.1.2 选题背景第14-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21-40页
    2.1 文献综述第21-30页
        2.1.1 新能源范畴的界定第21-22页
        2.1.2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第22-24页
        2.1.3 新能源效率评价研究第24-28页
        2.1.4 新能源发展优先序列研究第28-29页
        2.1.5 文献总结第29-30页
    2.2 理论基础第30-40页
        2.2.1 产业理论第30-36页
        2.2.2 能源资源理论第36-37页
        2.2.3 能源替代理论第37-40页
第3章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第40-73页
    3.1 全球新能源发展历史及现状第40-49页
        3.1.1 全球新能源消费现状第40页
        3.1.2 全球新能源发电产业现状第40-49页
    3.2 我国新能源发展历史及现状第49-65页
        3.2.1 我国风能产业发展现状第49-53页
        3.2.2 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第53-58页
        3.2.3 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现状第58-61页
        3.2.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第61-63页
        3.2.5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第63-65页
    3.3 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65-73页
        3.3.1 石油价格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第65-70页
        3.3.2 碳排放对新能源发展的影响分析第70-73页
第4章 基于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的评价模型构建第73-81页
    4.1 DEA模型选取第73-78页
        4.1.1 技术效率概念第73-74页
        4.1.2 CCR模型第74-76页
        4.1.3 BCC模型第76-77页
        4.1.4 规模效率(SE)第77页
        4.1.5 Bootstrap-DEA方法第77-78页
    4.2 Malmquist模型第78-79页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79-81页
        4.3.1 数据来源第79-80页
        4.3.2 数据处理第80页
        4.3.3 软件使用第80-81页
第5章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典型国家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第81-107页
    5.1 风能发电第81-88页
        5.1.1 典型国家风能发电投入产出指标第81-85页
        5.1.2 典型国家风能发电效率评价第85-88页
    5.2 太阳能发电第88-93页
        5.2.1 典型国家光伏发电投入产出指标第88-91页
        5.2.2 典型国家光伏发电效率评价第91-93页
    5.3 生物质发电第93-98页
        5.3.1 典型国家生物质发电投入产出指标第93-96页
        5.3.2 典型国家生物质发电效率评价第96-98页
    5.4 地热能发电第98-102页
        5.4.1 典型国家地热能发电投入产出指标第98-100页
        5.4.2 典型国家地热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00-102页
    5.5 核能发电第102-105页
        5.5.1 主要国家核能发电投入产出指标第102-103页
        5.5.2 典型国家核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03-105页
    5.6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6章 基于DEA的我国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及Tobit影响因素分析第107-146页
    6.1 基于DEA的我国五种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第107-114页
        6.1.1 我国风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07-109页
        6.1.2 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09-110页
        6.1.3 我国生物质发电效率评价第110-111页
        6.1.4 我国地热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11-113页
        6.1.5 我国核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13-114页
    6.2 我国新能源发展优先序列研究第114-116页
    6.3 基于Bootstrap—DEA纠偏的我国各省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第116-133页
        6.3.1 我国各省风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16-125页
        6.3.2 我国各省太阳能发电效率评价第125-133页
    6.4 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效率Tobit影响因素分析第133-144页
        6.4.1 我国各省风能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第133-138页
        6.4.2 我国风能发电效率驱动因素分析第138-142页
        6.4.3 我国光伏发电效率驱动因素分析第142-144页
    6.5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结论第146-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59-160页
附录第160-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蓥山区域岩溶水系统及其与龙潭煤系组合关系研究
下一篇:山区机场高填方工程填筑速率的力学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