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干式排渣系统开发背景 | 第10-11页 |
·燃煤电厂的排渣方式 | 第11-13页 |
·国内外燃煤锅炉干式排渣技术的发展过程与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干式除渣系统推广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预期成果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干式排渣系统的组成 | 第19-37页 |
·干式排渣系统组成 | 第19-23页 |
·气力输送系统 | 第19-22页 |
·机械输送 | 第22-23页 |
·干式排渣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技术要求 | 第23-29页 |
·渣井 | 第23页 |
·炉底排渣装置 | 第23-24页 |
·输渣机本体 | 第24-26页 |
·碎渣机 | 第26页 |
·二级输渣机 | 第26页 |
·斗式提升机 | 第26-27页 |
·布袋过滤器 | 第27页 |
·负压输送系统 | 第27-28页 |
·渣仓 | 第28页 |
·双轴搅拌机 | 第28-29页 |
·汽车散装机 | 第29页 |
·控制系统 | 第29页 |
·邹县发电厂#6机组锅炉参数及干式排渣机系统组成 | 第29-35页 |
·锅炉简介 | 第29-30页 |
·燃烧系统 | 第30页 |
·燃料特性参数 | 第30-31页 |
·邹县电厂气象与地理条件 | 第31-32页 |
·干式排渣机组成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于PLC的干式排渣系统智能控制系统 | 第37-60页 |
·干式排渣系统工艺流程 | 第37-38页 |
·邹县电厂#6机组干式排渣系统运行过程 | 第38-44页 |
·排渣系统运行过程 | 第38-40页 |
·负压系统启动顺序 | 第40页 |
·负压系统停止顺序 | 第40页 |
·分离器卸灰小顺控动作顺序 | 第40-41页 |
·负压系统中的联锁保护 | 第41-44页 |
·邹县电厂#6机组干式排渣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55页 |
·PLC控制原理与特点 | 第44-45页 |
·干式排渣系统的控制原理 | 第45-46页 |
·在线监控功能 | 第46页 |
·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第46-47页 |
·软件设计 | 第47-55页 |
·系统运行参数设置 | 第55-57页 |
·液压系统 | 第55页 |
·排渣机 | 第55-56页 |
·负压系统 | 第56-57页 |
·干式排渣系统常见运行故障及处理措施 | 第57-58页 |
·出渣系统故障问题 | 第57页 |
·负压系统故障问题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邹县发电厂#6机组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60-80页 |
·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60-64页 |
·排烟热损失 | 第61-62页 |
·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第62-63页 |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第63页 |
·散热损失 | 第63页 |
·灰渣物理热损失 | 第63-64页 |
·干式排渣系统和锅炉热力性能现场试验 | 第64-69页 |
·干式排渣系统测点布置及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锅炉热平衡测试测点布置及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干式排渣系统的运行调整 | 第66-68页 |
·正常投运干式排渣系统时的试验结果 | 第68页 |
·模拟干式排渣系统改造前试验工况 | 第68页 |
·干式排渣系统出力试验 | 第68-69页 |
·干式排渣系统对锅炉效率影响分析 | 第69-77页 |
·实际试验分析 | 第69页 |
·理论计算分析 | 第69-77页 |
·干式排渣系统实际运行对锅炉效率影响的测算 | 第77页 |
·干式排渣系统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77-78页 |
·节水分析 | 第77-78页 |
·节电分析 | 第78页 |
·节煤分析 | 第78页 |
·渣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 第78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