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地方政府债务宏观风险实证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1.4 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第20-23页
        1.4.1 论文结构第20-21页
        1.4.2 创新之处第21-23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第23-36页
    2.1 相关概念第23-25页
        2.1.1 债务和政府债务第23-24页
        2.1.2 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24-25页
    2.2 相关理论第25-32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25-27页
        2.2.2 财政分权理论第27-28页
        2.2.3 公共产品理论第28-29页
        2.2.4 预算软约束理论第29-30页
        2.2.5 委托-代理理论第30-32页
    2.3 计量方法第32-36页
        2.3.1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32-33页
        2.3.2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33-34页
        2.3.3 因子分析方法第34-36页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第36-49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特点第36-39页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第36-37页
        3.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特点第37-39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第39-42页
        3.2.1 财政体制性因素第39-40页
        3.2.2 金融体制性因素第40页
        3.2.3 政治体制性因素第40-41页
        3.2.4 宏观政策性因素第41页
        3.2.5 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3.3 地方政府债务的微观风险第42-43页
        3.3.1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第42页
        3.3.2 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第42页
        3.3.3 地方政府债务隐性风险第42-43页
    3.4 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风险第43-46页
        3.4.1 经济和社会风险第43-44页
        3.4.2 财政风险第44-45页
        3.4.3 金融风险第45-46页
    3.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第46-49页
4 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与社会风险影响分析第49-66页
    4.1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第50-52页
        4.1.1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第50页
        4.1.2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地区总需求第50-51页
        4.1.3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地区资本存量第51-52页
        4.1.4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就业率和人民收入水平第52页
    4.2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第52-57页
        4.2.1 家庭部门第52-53页
        4.2.2 生产部门第53-54页
        4.2.3 政府部门第54-55页
        4.2.4 均衡条件和平衡增长路径第55页
        4.2.5 动态化模型第55-57页
        4.2.6 债务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57页
    4.3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7-64页
        4.3.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第57-59页
        4.3.2 变量选择第59-60页
        4.3.3 实证结果分析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地方政府债务的财政风险影响分析第66-79页
    5.1 地方政府债务和土地财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第66-68页
        5.1.1 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关系角度第66-67页
        5.1.2 从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价格关系角度第67-68页
        5.1.3 从其他角度第68页
    5.2 地方政府债务和土地财政相互影响的理论模型第68-71页
        5.2.1 地方政府债务和土地财政的作用机理第68-69页
        5.2.2 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的理论模型第69-71页
    5.3 实证分析第71-77页
        5.3.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第71-72页
        5.3.2 变量选择第72-74页
        5.3.3 面板数据结果分析第74-76页
        5.3.4 稳健性检验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6 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风险影响分析第79-94页
    6.1 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市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第79-81页
        6.1.1 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第79-80页
        6.1.2 经济基础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80页
        6.1.3 财政平衡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80页
        6.1.4 政府治理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80-81页
    6.2 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市场关系理论模型第81-85页
        6.2.1 政策制定者偏好第81页
        6.2.2 厂商第81-82页
        6.2.3 借款需求第82-83页
        6.2.4 可贷资金供给第83-84页
        6.2.5 债券市场均衡第84-85页
    6.3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市场影响的面板分析第85-87页
        6.3.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第85-86页
        6.3.2 变量选择第86-87页
    6.4 实证结果分析第87-92页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7页
        6.4.2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87-88页
        6.4.3 协整检验第88-89页
        6.4.4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第89页
        6.4.5 回归方法检验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第94-109页
    7.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理论分析第94-97页
        7.1.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4-96页
        7.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第96-97页
    7.2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模型第97-99页
        7.2.1 KMV模型及其适用性第97页
        7.2.2 修正后的KMV模型第97-99页
    7.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综合评估第99-101页
        7.3.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第99-100页
        7.3.2 指标选取第100-101页
    7.4 实证结果分析第101-107页
        7.4.1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第101-102页
        7.4.2 因子提取第102-104页
        7.4.3 计算各主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第104-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结论与建议第109-112页
    结论第109-110页
    建议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劳动力资源空间集聚的就业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