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 1 Wolbachia的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 ·Wolbachia的形态及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 第11页 |
| ·Wolbachia的系统分类 | 第11-13页 |
| ·Wolbachia的传播规律 | 第13-14页 |
| ·Wolbachia的分子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 ·叶螨中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2 线粒体DNA在叶螨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 ·线粒体DNA的特点 | 第17-18页 |
| ·线粒体DNA在叶螨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3 Wolbachia与寄主mtDNA的相互关系 | 第20-24页 |
| ·Wolbachia在种群内对mtDNA产生的影响 | 第20-23页 |
| ·Wolbachia在种群间对mtDNA产生的影响 | 第23-24页 |
| 4 二斑叶螨在我国的发生与危害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共生菌Wolbachia在中国二斑叶螨自然种群的感染规律 | 第26-3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供试材料 | 第27-29页 |
| ·二斑叶螨总DNA的提取 | 第29页 |
| ·PCR检测二斑叶螨体内的Wolbachia | 第29-30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30页 |
| ·连接和转化反应 | 第30-31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的感染情况 | 第32页 |
| ·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的wsp序列分析 | 第32页 |
| 3 讨论 | 第32-38页 |
| 第三章 中国二斑叶螨自然种群线粒体DNA-COI的扩增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38-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供试材料 | 第39-41页 |
| ·叶螨总DNA的提取 | 第41页 |
| ·PCR检测二斑叶螨体内的Wolbachia | 第41页 |
| ·二斑叶螨种群COI的扩增 | 第41-42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42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 ·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及wsp序列分析 | 第42-44页 |
| ·二斑叶螨体内COI序列分析 | 第44-49页 |
| 3 讨论 | 第49-52页 |
| 第四章 Wolbachia对中国二斑叶螨自然种群线粒体DNA多样性及其进化的影响 | 第52-6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 ·供试材料 | 第53页 |
| ·叶螨总DNA的提取 | 第53页 |
| ·PCR检测二斑叶螨体内的Wolbachia | 第53页 |
| ·二斑叶螨种群COI的扩增 | 第53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53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53-54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54页 |
| ·种群遗传差异分析 | 第54页 |
| ·种群分子进化分析 | 第54-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 ·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及wsp序列分析 | 第55页 |
| ·二斑叶螨体内COI序列分析 | 第55页 |
| ·种群系统发育分析 | 第55-56页 |
| ·种群遗传差异分析 | 第56-59页 |
| ·种群分子进化分析 | 第59-62页 |
| 3 讨论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80页 |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