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银行网上银行发展安全性问题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全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网上银行基础知识及现状分析 | 第13-38页 |
·网上银行的概念、发展模式、特征及功能 | 第13-17页 |
·网上银行的概念、发展模式及特征 | 第13-15页 |
·网上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功能 | 第15-16页 |
·网上银行的优势 | 第16-17页 |
·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7-23页 |
·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我国网上银行安全措施技术和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几种网上银行采用的认证技术 | 第23-30页 |
·网上银行安全认证软件简述 | 第30-34页 |
·国内部分银行的网上银行的登陆方式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鄞州银行网上银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47页 |
·鄞州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现状 | 第38页 |
·网上银行风险分析 | 第38-42页 |
·法律风险 | 第39页 |
·信用风险 | 第39-40页 |
·技术风险 | 第40页 |
·安全性风险 | 第40-41页 |
·环境风险 | 第41页 |
·管理风险 | 第41页 |
·市场信息风险 | 第41-42页 |
·鄞州银行网上银行面临的特定风险 | 第42-43页 |
·管理类风险 | 第42页 |
·用户端风险 | 第42-43页 |
·技术风险 | 第43页 |
·安全风险 | 第43页 |
·鄞州银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 第43-46页 |
·金融领域的特定风险 | 第43-44页 |
·网络系统的不安全性 | 第44-45页 |
·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给网上银行带来的风险 | 第45页 |
·应用系统安全威胁 | 第45-46页 |
·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技术的融合带来的风险 | 第46页 |
·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鄞州银行网上银行安全性改进策略 | 第47-57页 |
·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 | 第47-48页 |
·完善网上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 第47页 |
·加大网上银行监管力度 | 第47-48页 |
·建立网上银行的商业保险机制 | 第48页 |
·加强网上银行自身安全性建设 | 第48-50页 |
·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安全系统 | 第48-49页 |
·重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 第49页 |
·建立严格的客户身份确认制度 | 第49页 |
·建立网上银行服务中心 | 第49-50页 |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第50页 |
·提高网上银行安全的技术手段 | 第50-53页 |
·加强服务器安全体系建设 | 第50-51页 |
·身份认证技术 | 第51页 |
·病毒防范技术 | 第51-52页 |
·交易安全认证技术 | 第52页 |
·数据加密技术 | 第52-53页 |
·提高网上银行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 第53-55页 |
·提醒用户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 | 第53-54页 |
·教育用户妥善保管数字证书 | 第54页 |
·帮助用户建立良好的使用习惯 | 第54页 |
·提示用户维护好电脑系统 | 第54页 |
·提醒用户警惕陌生邮件和网站 | 第54-55页 |
·建议用户做好交易记录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全文内容总结 | 第57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研究生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