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TiO2和Co3O4复合负极材料的水热合成及锂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0-12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第10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0-11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1-12页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第12-15页
        1.3.1 正极材料第12-14页
        1.3.2 负极材料第14-15页
    1.4 二氧化钛( TiO_2)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1 TiO_2的结构和性能及优缺点第15-16页
        1.4.2 TiO_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5 四氧化三钴(Co_3O_4)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5.1 Co_3O_4的结构和性能及优缺点第18-19页
        1.5.2 Co_3O_4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21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1.6.1 选题意义第21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23-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表征方法第25-26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5页
        2.2.2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25页
        2.2.3 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显微镜分析第25页
        2.2.4 超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5-26页
        2.2.5 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分析(BET)第26页
        2.2.6 热重分析(TGA)第26页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XPS)第26页
    2.3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第26-28页
        2.3.1 电极片的制备第26-27页
        2.3.2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7页
        2.3.3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第27-28页
3 UV辅助合成三维介孔TiO_2/G复合微球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8-41页
    3.1 实验部分第28-30页
        3.1.1 水热法合成三维介孔TiO_2微球第28页
        3.1.2 氧化石墨烯( GO)的制备第28-29页
        3.1.3 三维介孔TiO_2/G复合微球的制备第29-3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0-40页
        3.2.1 TiO_2/G复合微球的合成机理第30-31页
        3.2.2 TiO_2和TiO_2/G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第31-35页
        3.2.3 TiO_2和TiO_2/G复合微球的电化学性能第35-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一维Co_3O_4/G复合微杆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1-51页
    4.1 实验部分第41-43页
        4.1.1 水热法合成一维Co_3O_4微杆第41页
        4.1.2 一维Co_3O_4/G复合微杆的制备第41-4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4.2.1 Co_3O_4和Co_3O_4/G复合微杆的结构和形貌第43-46页
        4.2.2 Co_3O_4和Co_3O_4/G复合微杆的电化学性能第46-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一维介孔Co_3O_4@TiO_2核壳纳米纤维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1-65页
    5.1 实验部分第51-53页
        5.1.1 水热法合成一维介孔Co_3O_4纳米纤维第51页
        5.1.2 水解法合成一维介孔Co_3O_4@TiO_2核壳纳米纤维第51-53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5.2.1 Co_3O_4和Co_3O_4@TiO_2核壳纳米纤维的结构表征第53-60页
        5.2.2 Co_3O_4和Co_3O_4@TiO_2核壳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第60-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含能材料纳米比色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沼气(甲烷)催化活化聚合烷烯烃催化剂的筛选与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