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3页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耦合映射格子时空混纯模型 | 第17-18页 |
1.2.2 基于混沛模型的图像密码学 | 第18-19页 |
1.2.3 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 第19-20页 |
1.2.4 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2 空间Anrold猫映射耦合时空混沌系统在密码学的应用 | 第22-40页 |
2.1 Lyapunov 指数与 Kolmogorov-Sinai 熵8 | 第22-23页 |
2.2 ACLML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 第23-29页 |
2.2.1 Kolmogorov-Sinai 摘分析 | 第24-27页 |
2.2.2 ACLML系统的分岔图 | 第27-28页 |
2.2.3 空间格子之间的互信息量 | 第28-29页 |
2.3 ACLML系统的时空行为 | 第29-34页 |
2.4 灰度图像加密算法 | 第34-39页 |
2.4.1 密钥构成 | 第34页 |
2.4.2 力口密流程 | 第34-36页 |
2.4.3 力口密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空间线性和非线性混合耦合时空混沌系统在密码学的应用 | 第40-79页 |
3.1 空间线性与非线性混合耦合时空混沌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3.2 MLNCML系统的混沌行为和新特性 | 第42-54页 |
3.2.1 Kolmogorov-Sinai 滴分析 | 第42-46页 |
3.2.2 MLNCML系统的分岔图 | 第46-48页 |
3.2.3 MLNCML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 第48-54页 |
3.3 灰度图像加密算法 | 第54-75页 |
3.3.1 密钥构成 | 第55-56页 |
3.3.2 比特级置乱算法 | 第56页 |
3.3.3 混沛扩散算法 | 第56-57页 |
3.3.4 力口密算法流程 | 第57-58页 |
3.3.5 解密算法流程 | 第58-60页 |
3.3.6 加密性能分析 | 第60-75页 |
3.4 彩色图像扩展加密算法 | 第75-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4 基于混沌的比特级置乱对称图像加密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79-94页 |
4.1 原算法的描述与经典攻击方式 | 第79-82页 |
4.1.1 比特级Anrold猫映射置乱 | 第80-81页 |
4.1.2 釆用Logistic映射的加密 | 第81页 |
4.1.3 经典攻击方法和Kerckhoffs原理 | 第81-82页 |
4.2 一轮原算法加密的攻击者分析 | 第82-84页 |
4.2.1 (0,0)-像素在比特级置乱阶段没有变化 | 第82页 |
4.2.2 比特级置乱过程缺少像素关联 | 第82页 |
4.2.3 混沌扩散采用参数固定值a = 4导致加密系统不安全 | 第82-84页 |
4.3 随机轮数的原算法密码分析 | 第84-86页 |
4.3.1 随机轮数的攻击者分析 | 第84-85页 |
4.3.2 随机轮数的原算法破解流程 | 第85-86页 |
4.4 完全多轮的原算法加密安全性分析 | 第86-87页 |
4.5 改进算法 | 第87-88页 |
4.6 性能分析 | 第88-93页 |
4.6.1 抵抗选择明文攻击和选择密文攻击 | 第88-89页 |
4.6.2 加密与解密实验环境 | 第89-90页 |
4.6.3 密钥空间 | 第90页 |
4.6.4 密钥敏感性 | 第90-91页 |
4.6.5 差分攻击 | 第91-9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5 抗噪声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 | 第94-102页 |
5.1 没有抗噪声处理的保密通信 | 第94-96页 |
5.2 ICA 方法 | 第96-98页 |
5.3 抗噪声保密通信方案 | 第98-99页 |
5.4 仿真实验 | 第99-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6.2 创新点 | 第103页 |
6.3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