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浦钢罗泾搬迁信息化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工程项目背景第10页
        1.1.2 工程项目目标第10-11页
        1.1.3 项目应用管理范围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项目管理理论及在宝钢信息化项目中的应用第14-21页
    2.1 项目管理第14-16页
        2.1.1 项目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概述第14页
        2.1.2 项目管理的三维约束第14-15页
        2.1.3 项目管理的发展第15-16页
    2.2 项目时间管理第16-18页
        2.2.1 项目时间管理概述第16页
        2.2.2 项目时间管理工具和技术第16-17页
        2.2.3 项目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第17-18页
    2.3 项目管理在宝钢的应用第18-21页
        2.3.1 宝钢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第18-20页
        2.3.2 浦钢信息化项目管理要求第20-21页
第3章 浦钢信息化综合进度编制第21-30页
    3.1 项目范围和难点分析第21-24页
        3.1.1 工程主要产线及工艺设备第21页
        3.1.2 系统功能定位第21-22页
        3.1.3 系统建设目标第22-23页
        3.1.4 进度计划与控制的难点分析第23-24页
    3.2 浦钢信息化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第24-30页
        3.2.1 项目主要阶段及工作产品第24-25页
        3.2.2 项目工作分解第25-26页
        3.2.3 编制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第26-30页
第4章 浦钢信息化设计阶段进度计划与控制第30-44页
    4.1 设计阶段工作描述第30-34页
        4.1.1 需求分析阶段工作描述第30-31页
        4.1.2 基本设计阶段工作描述第31-32页
        4.1.3 详细设计阶段工作描述第32-34页
    4.2 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第34-38页
        4.2.1 需求分析阶段进度计划编制第34-35页
        4.2.2 基本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第35-36页
        4.2.3 详细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第36-38页
    4.3 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方法第38-44页
        4.3.1 建立项目推进联络方式第39页
        4.3.2 确定工作形式第39-40页
        4.3.3 确定交流方式及要求第40页
        4.3.4 制定工作安排第40-42页
        4.3.5 项目进展汇报第42页
        4.3.6 进度变更处理第42-44页
第5章 浦钢信息化实现阶段进度计划与控制第44-55页
    5.1 实现阶段工作描述第44-47页
        5.1.1 测试阶段工作描述第44-45页
        5.1.2 上线阶段工作描述第45-46页
        5.1.3 考核阶段工作描述第46-47页
    5.2 实现阶段进度计划编制第47-50页
        5.2.1 总体测试、上线进度计划编制第47页
        5.2.2 阶段计划编制与调整第47-48页
        5.2.3 功能考核时间安排第48-50页
    5.3 实现阶段进度控制方法第50-55页
        5.3.1 建立投产指挥组织体系第50-51页
        5.3.2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第51页
        5.3.3 建立指令执行制度第51页
        5.3.4 建立会议沟通制度第51-52页
        5.3.5 生产模拟第52页
        5.3.6 项目进展报告第52-55页
第6章 浦钢信息化进度管理实施效果第55-62页
    6.1 项目实施前后进度对比分析第55-57页
        6.1.1 项目进度实施情况总结第55-56页
        6.1.2 里程碑节点计划与实际分析第56-57页
    6.2 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亮点第57-62页
        6.2.1 完善的组织和管理体系第58页
        6.2.2 周密的进度计划安排第58-59页
        6.2.3 动态进度跟踪第59页
        6.2.4 关键时刻开展“百日会战”劳动竞赛第59-60页
        6.2.5 弘扬“特别能协同作战”的项目单位文化氛围第60-6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7.1 结论第62-63页
    7.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就业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下一篇:AG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