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杭州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空间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6页
    1.1 论题缘起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1.3.1 汉传佛寺园林第15页
        1.3.2 园林空间第15-16页
        1.3.3 空间要素及空间结构第16页
        1.3.4 空间模型第16-17页
    1.4 汉传佛寺相关研究进展第17-21页
        1.4.1 关于汉传佛寺园林的研究第17-18页
        1.4.2 关于汉传佛寺建筑的研究第18-19页
        1.4.3 关于汉传佛教文化的研究第19-20页
        1.4.4 研究进展评析第20-21页
    1.5 空间分析方法综述第21-24页
        1.5.1 定性分析方法第21-22页
        1.5.2 定量分析方法第22-23页
        1.5.3 适用性分析第23-24页
    1.6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6.1 文献检索法第24页
        1.6.2 归纳分析法第24页
        1.6.3 实地勘察法第24页
        1.6.4 图解分析法第24页
        1.6.5 空间句法第24-25页
    1.7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7.1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空间要素的组成第25页
        1.7.2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空间结构的解读第25-26页
2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概况第26-33页
    2.1 汉传佛寺园林的历史沿革第26-28页
        2.1.1 生成期——东汉至西晋第26页
        2.1.2 转折期——东晋、南北朝第26-27页
        2.1.3 繁荣期——隋、唐第27-28页
        2.1.4 持续期——宋第28页
        2.1.5 衰落期——元至清第28页
    2.2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的发展第28-30页
    2.3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的分布第30-31页
        2.3.1 分布现状第30页
        2.3.2 影响因素第30-31页
    2.4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的特质第31-33页
        2.4.1 山抱水萦的地理环境第31页
        2.4.2 诗情画意的人文内涵第31-32页
        2.4.3 雅俗共赏的公共空间第32页
        2.4.4 佛道交融与多宗并举第32-33页
3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空间要素分析第33-53页
    3.1 自然山水骨架第33-35页
        3.1.1 山水骨架构成第33-34页
        3.1.2 山水空间形态第34-35页
    3.2 人工山水第35-38页
        3.2.1 假山第35-36页
        3.2.2 水体第36-38页
    3.3 建筑物第38-47页
        3.3.1 边界限定类建筑第39-44页
            3.3.1.1 山门第39-41页
            3.3.1.2 钟楼、鼓楼及轮藏殿第41页
            3.3.1.3 佛殿第41-43页
            3.3.1.4 法堂(讲堂)第43-44页
        3.3.2 景观节点类建筑第44-46页
        3.3.3 连接过渡类建筑第46-47页
    3.4 园林植物第47-53页
        3.4.1 现状特点第47-51页
            3.4.1.1 名木参天,古而通神第47页
            3.4.1.2 择善而植,如佛所说第47-50页
            3.4.1.3 茂林苍翠,适地适树第50-51页
        3.4.2 具体作用第51-53页
4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前导空间分析第53-61页
    4.1 前导空间的作用第53页
    4.2 前导空间的分类第53-54页
        4.2.1 缓坡式前导空间第53页
        4.2.2 蹬道式前导空间第53-54页
        4.2.3 广场式前导空间第54页
    4.3 前导空间的理法第54-61页
        4.3.1 缓坡式前导空间的理法第54-57页
        4.3.2 蹬道式前导空间的理法第57-59页
        4.3.3 广场式前导空间的理法第59-61页
5 西湖汉传佛寺园林寺院空间分析第61-106页
    5.1 分类与案例选取第61-69页
        5.1.1 合院式第61-64页
        5.1.2 廊院式第64-67页
        5.1.3 散点式第67-69页
    5.2 节点空间的提取第69-85页
        5.2.1 灵隐寺寺院节点空间第69-75页
        5.2.2 法喜寺寺院节点空间第75-79页
        5.2.3 永福寺寺院节点空间第79-85页
    5.3 空间序列的组织第85-95页
        5.3.1 节点空间序列第85-86页
        5.3.2 旷奥模式序列第86-95页
    5.4 空间系统的构形第95-106页
        5.4.1 分析方法第95-97页
        5.4.2 案例分析第97-104页
            5.4.2.1 边界模型的绘制第97-100页
            5.4.2.2 空间构形的图解第100-104页
        5.4.3 讨论第104-106页
6 结语第106-110页
    6.1 结论第106-108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108-110页
        6.2.1 创新之处第108-109页
        6.2.2 不足之处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13-117页
作者简历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翅土白蚁菌圃理化微环境及共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下一篇:舟山海岛景观美感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