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ABA受体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及其在抗旱性方面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英文缩略表第7-8页
目录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30页
    1.1 文献综述第9-28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8-29页
    1.3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42页
    2.1 材料第30页
    2.2 方法第30-32页
        2.2.1 玉米中RNA的提取第30-32页
    2.3 PCR回收产物的纯化第32页
    2.4 PCR回收产物的连接第32-33页
    2.5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3页
    2.6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33-37页
    2.7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第37-40页
    2.8 实时定量RT-PCR第40页
    2.9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ITC实验第40-42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2-78页
    3.1 玉米中PYR-YL/RCAR基因家族的克隆第42-46页
    3.2 玉米PYR/PYL/RCAR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第46-48页
    3.3 玉米B73中Type A型PP2C基因的克隆第48-50页
    3.4 玉米、拟南芥中PP2C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第50-54页
    3.5 玉米B73中SnRK2基因的克隆第54-56页
    3.6 玉米、水稻、番茄和拟南芥中SnRK2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第56-58页
    3.7 玉米B73中具有可变剪接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8-62页
    3.8 玉米突变体vp14中具有可变剪接现象基因的表达模式第62-64页
    3.9 玉米PYL蛋白与type APP2C蛋白的相互作用第64-68页
    3.10 玉米PYL蛋白与ABA分子结合的动力学检测第68-70页
    3.11 玉米ZmPYLC转基因拟南芥和玉米的功能分析第70-76页
    3.12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引物表第90-91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第91-96页
个人简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分析挖掘玉米抗灰斑病优异等位变异
下一篇: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联分析及冠层温度和叶绿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