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 | 第11-20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架构 | 第11-12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规模的研究 | 第13-18页 |
2.3.1 场景描述 | 第13-15页 |
2.3.2 系统模型 | 第15-16页 |
2.3.3 参数设定 | 第16页 |
2.3.4 基于认知无线电场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规模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协议栈及控制 | 第20-40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20-27页 |
3.2.1 物理层 | 第21页 |
3.2.2 数据链路层 | 第21-22页 |
3.2.3 网络层 | 第22-23页 |
3.2.4 定位 | 第23-25页 |
3.2.5 同步 | 第25-26页 |
3.2.6 路由 | 第26-27页 |
3.3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信息流研究 | 第27-32页 |
3.3.1 基于融合中心的系统信息流 | 第27-29页 |
3.3.2 基于簇头的系统信息流 | 第29-31页 |
3.3.3 基于融合中心和簇头的系统信息流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3.4 基于系统信息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设计 | 第32-34页 |
3.5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控制过程的研究 | 第34-39页 |
3.5.1 基于融合中心的系统控制过程 | 第34-35页 |
3.5.2 基于簇头的系统控制过程 | 第35-37页 |
3.5.3 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通信延时优化 | 第40-47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通信延时研究 | 第40-44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40-41页 |
4.2.2 节点与主用户之间通信延时研究 | 第41页 |
4.2.3 节点与节点之间通信延时研究 | 第41-42页 |
4.2.4 节点与融合中心之间通信延时研究 | 第42-43页 |
4.2.5 融合中心与次用户之间通信延时研究 | 第43-44页 |
4.3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延时优化 | 第44-45页 |
4.4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延时优化仿真及分析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结构图设计 | 第47-53页 |
5.1 设计思路 | 第47页 |
5.2 结构设计 | 第47-51页 |
5.3 工作流程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论文的总结 | 第53-54页 |
6.2 论文的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58-5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