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艺术类高职为例

论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绪论第14-19页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二) 研究综述第15-17页
        1. 国外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研究第15-16页
        2. 国内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研究第16-17页
        3. 研究现状评析第17页
    (三) 本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第17-19页
        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页
        3. 创新之处第18-19页
一、新资助体系下的资助工作第19-27页
    (一) 新资助体系的构成第19-20页
    (二) 新资助体系的建设意义第20-22页
        1. 建立新资助体系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要求第20页
        2. 建立新资助体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直观体现第20-21页
        3. 建立新资助体系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途径第21-22页
        4. 建立新资助体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落实第22页
    (三) 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第22-27页
        1. 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定义第22-23页
        2. 实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意义第23-24页
        3. 实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在逻辑第24-25页
        4. 实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现实基础第25-27页
二、艺术类高职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7-33页
    (一) 新资助体系运行中的普遍性问题第27-29页
        1. 资格认定机制不健全第27-28页
        2. 资助评议方法有争议第28-29页
        3. 工作信息化程度低第29页
    (二) 新资助体系在艺术类高职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第29-31页
        1. 学生资助工作者能力不足第29-30页
        2. 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不足第30-31页
        3. 学生不良思想更多第31页
    (三) 艺术类高职资助工作特殊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1-33页
        1. 学校对资助工作投入不够第31-32页
        2. 资助工作者责任心不强第32页
        3. 教学考核方式造就冲突矛盾第32页
        4. 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造成第32-33页
三、艺术类高职实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途径第33-42页
    (一) 强化一般途径的实施第34-38页
        1. 健全运行机制提供制度保障第34-35页
        2. 强化工作能力提供人员保障第35-36页
        3. 构建信息平台提供技术保障第36页
        4. 营造良好氛围提供环境保障第36-37页
        5. 鼓励学生自信促进学生自强第37-38页
    (二) 艺术类高职特色途径的探索第38-42页
        1. 与教改同步推进德育工作改革第38-39页
        2. 与企业密切配合,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资助工作新模式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附录第43-47页
    (一) 学生问卷第43-45页
    (二) 学生访谈提纲第45-46页
    (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现状与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普通话中音段与声调短时记忆的分离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