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债权转让模式之 P2P 网络借贷的解剖 | 第15-35页 |
第一节 债权转让模式之 P2P 网络借贷方式的描述 | 第15-17页 |
一、 P2P 网络借贷的一般方式 | 第15页 |
二、 债权转让模式之 P2P 网络借贷的基本法律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债权转让模式 P2P 之网络借贷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22页 |
一、 唐宁与借款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7页 |
二、 唐宁和出借人之间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三、 宜信公司与借款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8-19页 |
四、 宜信公司与出借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9-20页 |
五、 唐宁与宜信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债权转让模式之 P2P 网络借贷的实质——资产证券化 | 第22-35页 |
一、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 | 第22-29页 |
二、 资产证券化在债权转让模式中的运用 | 第29-35页 |
第二章 P2P 网络借贷债权转让模式存在的风险 | 第35-49页 |
第一节 P2P 平台公司债权转让业务的合法性风险 | 第36-38页 |
一、 资产证券化的合法性要件 | 第36页 |
二、 债权转让业务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合法性争议 | 第36-37页 |
三、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范的未来走向 | 第37-38页 |
第二节 P2P 平台公司作为资产证券化受托人存在的风险 | 第38-42页 |
一、 资产证券化受托人主体资格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一般规定 | 第38-39页 |
二、 资产证券化受托人主体资格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价值 | 第39-40页 |
三、 P2P 平台主体资格缺失和公司治理不健全的表现 | 第40-42页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无主体资格存在的风险 | 第42-44页 |
一、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主体资格要求的一般规定 | 第42-43页 |
二、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主体资格制度的价值 | 第43页 |
三、 发起人主体资格瑕疵的消极后果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证券化资产独立性要求不符与中间帐户资金安全风险 | 第44-46页 |
一、 资产证券化中中间账户的性质 | 第44-45页 |
二、 证券化资产独立性要求及其价值 | 第45页 |
三、 证券化资产非独立性存在的风险 | 第45-46页 |
第五节 证券化资产缺乏增信等机制导致的风险管理机制丧失 | 第46-48页 |
一、 资产证券化增信等机制的一般规定 | 第46页 |
二、 资产证券化增信等机制的价值与方式 | 第46-47页 |
三、 证券化缺乏增信等机制缺失引发的风险 | 第47-48页 |
第六节 缺乏合格投资者制度引起的风险 | 第48-49页 |
一、 合格投资者制度的一般规定 | 第48页 |
二、 合格投资者制度的价值 | 第48-49页 |
三、 合格投资者制度缺失导致的风险 | 第49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债权转让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49-59页 |
第一节 明确债权转让模式的法律性质和具体的监管机构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完善 P2P 网络借贷平台经营债权转让业务的法律规范 | 第51-56页 |
一、 设置 P2P 网络借贷平台经营债权转让业务的准入机制 | 第51-52页 |
二、 规范经营债权转让业务的 P2P 网络借贷平台公司的日常运营 | 第52-55页 |
三、 设置 P2P 网络借贷债权转让模式的退出机制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规范游走在政策边缘的放贷公司 | 第56-57页 |
第四节 引入破产隔离机制 | 第57-58页 |
第五节 引入信用增级和信用评价机制 | 第58页 |
第六节 建立 P2P 网络借贷平台债权转让业务的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