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21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19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9-21页 |
一、根管成形实验固定台和根管锉循环疲劳能力测试装置的研制 | 第21-28页 |
1.1 根管成形实验固定台的制作 | 第21-23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1.1.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1.2 根管锉循环疲劳能力测试装置的研制 | 第23-26页 |
1.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1.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1.3 结果 | 第26页 |
1.3.1 根管成形实验固定台 | 第26页 |
1.3.2 根管锉循环疲劳能力测试装置 | 第26页 |
1.4 讨论 | 第26-27页 |
1.4.1 根管成形实验固定台 | 第26页 |
1.4.2 根管锉循环疲劳能力测试装置 | 第26-27页 |
1.5 小结 | 第27-28页 |
二、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形态变化研究 | 第28-3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8-3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2.2 结果 | 第33-36页 |
2.2.1 L形根管中轴线的变化 | 第33-34页 |
2.2.2 S形根管中轴线的变化 | 第34-36页 |
2.3 讨论 | 第36-38页 |
2.3.1 透明树脂根管 | 第36页 |
2.3.2 根管偏移的测量方法 | 第36-37页 |
2.3.3 根管形态变化的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三、镍钛锉成形能力的比较研究 | 第39-62页 |
3.1 3种镍钛锉对重度弯曲根管和复杂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 | 第39-51页 |
3.1.1 对象和方法 | 第39-42页 |
3.1.2 结果 | 第42-45页 |
3.1.3 讨论 | 第45-51页 |
3.2 疲劳因素对镍钛锉成形能力的影响 | 第51-60页 |
3.2.1 对象和方法 | 第51-54页 |
3.2.2 结果 | 第54-56页 |
3.2.3 讨论 | 第56-60页 |
3.3 小结 | 第60-62页 |
四、M3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62-82页 |
4.1 M3对重度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 | 第62-64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63-64页 |
4.2 M3的抗疲劳折断能力 | 第64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64页 |
4.3 M3的耐腐蚀能力 | 第64-70页 |
4.3.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64-70页 |
4.4 结果 | 第70-76页 |
4.4.1 M3对重度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 | 第70-72页 |
4.4.2 M3的抗疲劳折断能力 | 第72页 |
4.4.3 M3的耐腐蚀能力 | 第72-76页 |
4.5 讨论 | 第76-81页 |
4.5.1 M3镍钛锉的结构特点 | 第76-77页 |
4.5.2 NaClO溶液和高压蒸汽灭菌对镍钛锉抗折断性能的影响 | 第77-78页 |
4.5.3 镍钛锉的耐腐蚀性能 | 第78-80页 |
4.5.4 其它 | 第80-81页 |
4.6 小结 | 第81-82页 |
全文结论 | 第82-8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6-97页 |
综述 镍钛根管锉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97-11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个人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