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地方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1.3.2 实地访谈法 | 第14页 |
1.3.3 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政府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基础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17-20页 |
2.1.1 传统工艺美术 | 第17-19页 |
2.1.2 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的分类 | 第19页 |
2.1.3 政府行为 | 第19-20页 |
2.2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0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22-25页 |
3.1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政府行为 | 第22页 |
3.2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政府行为 | 第22-23页 |
3.3 21世纪初至今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政府行为 | 第23-24页 |
3.4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政府行为的变化 | 第24-25页 |
第4章 泉州市工艺美术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25-36页 |
4.1 泉州市政府保护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4.2 泉州市政府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行为及成就 | 第26-27页 |
4.2.1 建章立制 | 第26页 |
4.2.2 人才培养 | 第26页 |
4.2.3 组建协会 | 第26-27页 |
4.3 产业化生产艺种和家庭作坊式艺种保护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27-36页 |
4.3.1 产业化生产的艺种保护 | 第27-31页 |
4.3.2 传统家庭作坊式的艺种保护 | 第31-34页 |
4.3.3 综述 | 第34-36页 |
第5章 泉州市政府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5.1 政府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问题 | 第36-40页 |
5.1.1 政府保护产业化生产艺种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5.1.2 政府保护传统家庭式作坊式艺种的问题 | 第38-40页 |
5.2 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5.2.1 产业化生产艺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5.2.2 家庭作坊式艺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第6章 泉州市政府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对策 | 第43-47页 |
6.1 组织与政策的保证 | 第43-44页 |
6.1.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 第43页 |
6.1.2 完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法规 | 第43-44页 |
6.2 扶持资金的到位 | 第44页 |
6.2.1 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 第44页 |
6.2.2 探索多渠道保护资金的投入 | 第44页 |
6.3 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44-45页 |
6.4 交流展示平台的搭建 | 第45页 |
6.5 打造工艺品品牌 | 第45-4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