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范围及概念 | 第11-14页 |
一、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11-13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一、国内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二、国内历史街区环境景观保护模式与实践案例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国外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一、国外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历程 | 第19-20页 |
二、国外历史街区环境景观保护理论与实践案例 | 第20-2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因素与景观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因素 | 第25-28页 |
一、地域因素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二、历史因素的影响 | 第27页 |
三、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四、人为因素的影响 | 第28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调查 | 第28-33页 |
一、营口辽河老街景观规划设计 | 第28-29页 |
二、长春新民大街景观规划设计 | 第29-31页 |
三、哈尔滨中央大街景观规划设计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现存问题与设计思考 | 第34-38页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一、公共设施系统问题 | 第34页 |
二、景观功能匮乏问题 | 第34页 |
三、过渡空间景观问题 | 第34-35页 |
四、地域景观特征问题 | 第35页 |
五、开发利用破坏问题 | 第35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保护方法 | 第35页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一、生态化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6页 |
三、地域性设计原则 | 第36页 |
四、整体性设计原则 | 第36页 |
五、连续性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齐齐哈尔市罗西亚街景观概况与实地调研 | 第38-43页 |
第一节 调研范围 | 第38页 |
第二节 齐齐哈尔市罗西亚大街概况 | 第38-42页 |
一、罗西亚大街历史脉络 | 第38页 |
二、景观保护、改变趋势 | 第38-39页 |
三、主要和次要景观界定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齐齐哈尔市罗西亚街景观分析与设计对策 | 第43-66页 |
第一节 齐齐哈尔市罗西亚大街景观分析 | 第43-49页 |
一、空间景观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二、道路交通绿化分析 | 第45页 |
三、建筑分布格局分析 | 第45-46页 |
四、景观节点设置分析 | 第46-47页 |
五、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齐齐哈尔市罗西亚大街景观设计具体策略 | 第49-65页 |
一、景观空间特色性节点 | 第49-56页 |
二、建筑立面商业化改造 | 第56-57页 |
三、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 | 第57-61页 |
四、绿化植物多样化配置 | 第61-64页 |
五、路面铺装原真性设计 | 第64-6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