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发展初探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1 关于租界 | 第11页 |
1.2.2 关于文化空间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理解 | 第13-15页 |
1.3.1 城市文化空间定义 | 第13页 |
1.3.2 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 | 第13-14页 |
1.3.3 城市文化空间三层次 | 第14-15页 |
1.4 其它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5-17页 |
1.4.1 旧城更新 | 第15-16页 |
1.4.2 历史地段 | 第16页 |
1.4.3 城市文化内涵 | 第16-17页 |
1.4.4 租界 | 第17页 |
1.5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 第17-19页 |
2. 汉口原租界区系统分析 | 第19-29页 |
2.1 汉口原租界区基础分析 | 第19-21页 |
2.1.1 环境状况 | 第19-20页 |
2.1.2 人口结构 | 第20页 |
2.1.3 商业资源 | 第20-21页 |
2.2 汉口原租界区历史分析 | 第21-25页 |
2.2.1 汉口原租界区的形成 | 第21-24页 |
2.2.2 汉口原租界区的发展 | 第24页 |
2.2.3 对武汉城市发展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 汉口原租界区空间分析 | 第25-29页 |
2.3.1 汉口原租界区空间形态 | 第25-26页 |
2.3.2 土地利用分析 | 第26-27页 |
2.3.3 街道布局分析 | 第27页 |
2.3.4 里分住区分析 | 第27-29页 |
3.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研究 | 第29-42页 |
3.1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资源特征 | 第29-35页 |
3.1.1 文化资源类型 | 第30-33页 |
3.1.2 文化资源评价 | 第33-35页 |
3.2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结构 | 第35-38页 |
3.2.1 文化空间要素 | 第35-36页 |
3.2.2 文化空间组织 | 第36-38页 |
3.3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发展 | 第38-42页 |
3.3.1 文化空间发展的战略效应 | 第38-39页 |
3.3.2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发展:优势及机遇 | 第39-40页 |
3.3.3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发展:劣势与挑战 | 第40-42页 |
4. 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更新利用探索 | 第42-52页 |
4.1 背景分析:武汉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策略及实施 | 第43-47页 |
4.1.1 城市文化资源保护 | 第43-45页 |
4.1.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第45-47页 |
4.2 战略思考:汉口原租界区文化空间更新利用 | 第47-49页 |
4.2.1 更新利用战略目标 | 第47-48页 |
4.2.2 更新利用战略思路 | 第48页 |
4.2.3 更新利用战略重点 | 第48-49页 |
4.3 案例研究: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更新利用 | 第49-52页 |
4.3.1 街区概况 | 第49页 |
4.3.2 更新利用 | 第49-50页 |
4.3.3 改进措施 | 第50-51页 |
4.3.4 若干启示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53页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