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坡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反思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何谓现代性? | 第9-11页 |
二、朱山坡小说的创作概况 | 第11页 |
三、朱山坡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朱山坡小说的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乡村书写与现代性反思 | 第15-24页 |
第一节 乡村—不再诗意的生存环境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入侵的城市与出走的乡民 | 第18-20页 |
一、渐渐入侵的“城市” | 第18页 |
二、不断出走的乡民 | 第18-20页 |
第三节 退守抑或回归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小说主题与现代性反思 | 第24-35页 |
第一节 苦难状态的冷静书写 | 第25-28页 |
一、物质性苦难 | 第25-27页 |
二、精神性苦难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苦难根源的探寻 | 第28-32页 |
一、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冲击 | 第29页 |
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公平待遇 | 第29-31页 |
三、乡民自身的愚昧和劣根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对苦难的救赎与超越 | 第32-34页 |
一、陪夜的女人:苦难女人与濒死老人的互相救赎 | 第32-33页 |
二、躺在表妹身边的男人:超越苦难的城市归乡之旅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小说创作技巧与现代性反思 | 第35-48页 |
第一节 叙述视角:特殊人群的特殊视角 | 第35-38页 |
一、精神病人视角 | 第35-37页 |
二、未成年人视角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元语言与反讽 | 第38-41页 |
一、元语言:先锋小说现代叙事技巧的借鉴 | 第38-40页 |
二、反讽: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刻画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荒诞与隐喻 | 第41-47页 |
一、荒诞:人物形象与结局的变形 | 第42-44页 |
二、隐喻:精神病人的独白与荒诞结局的隐含意义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