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陈亚先戏剧创作主体意识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12-16页
    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陈亚先戏剧的主体意识表达第17-26页
    第一节 戏剧创作与戏剧主体意识第17-19页
    第二节 陈亚先戏剧创作概况与主体意识抒发第19-22页
    第三节 《曹操与杨修》的剧目创作第22-26页
第二章 陈亚先戏剧创作的新风貌——以《曹操与杨修》的文本创作为例第26-42页
    第一节 沿承:建国后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戏曲新面貌第26-29页
    第二节 衍生:《曹操与杨修》的“海派”京剧作风第29-37页
        一、主题内容:社会现实与内心真实的写照第31-33页
        二、戏剧结构:矛盾冲突的设置与诙谐形式的嵌套第33-35页
        三、舞台技巧:剧情与舞美意蕴的匹配第35-37页
    第三节 裂变:开拓“剧领主阵”的戏剧设计第37-42页
        一、内在戏剧性第39-40页
        二、外在戏剧性第40-42页
第三章 戏剧主体意识的表达技巧——以《曹操与杨修》的舞台实践为例第42-57页
    第一节 《曹操与杨修》与西方戏剧的交流第43-45页
    第二节 《曹操与杨修》的现代化创作体系第45-57页
        一、中体西用:台前幕后的表导演制第45-48页
        二、意象符号:舞台道具的深层话语机制第48-53页
        三、表现技巧:“戏曲+话剧+电影”的舞台创新第53-57页
第四章 陈亚先戏剧的人文精神观照第57-74页
    第一节 “二度西潮”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第57-60页
    第二节 《曹操与杨修》:悲壮的主体意识情怀第60-64页
        一、艺术的人性观照:心灵真实的释放第60-62页
        二、美的无功利本质:悲壮的灵魂交响第62-64页
    第三节 《无限江山》:崇高的人本主义情怀第64-69页
        一、王权的消解与人性的舒张第65-67页
        二、崇高的美学意味第67-69页
    第四节 《阎罗梦》:人世命运的苦难意识第69-74页
        一、善恶公平与冤冤相报第70-72页
        二、苦难的人生体验第72-74页
第五章 锐意开拓——戏剧精神在当下的重塑第74-84页
    第一节 当下戏剧的创作风貌第74-79页
        一、戏剧创作的主体意识与商业化制作第75-78页
        二、戏剧艺术性探索与现代化技术制作的运用第78-79页
    第二节 戏剧启蒙精神的重塑第79-84页
        一、当下戏剧精神的缺失第79-81页
        二、戏剧启蒙精神的重塑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绘画技理比较研究
下一篇:朱山坡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