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治理的协作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的背景与现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的背景 | 第19-24页 |
一、区域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 第19页 |
二、区域生态问题的紧迫性 | 第19-22页 |
三、区域生态的渗透性和整体性 | 第22页 |
四、区域生态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区域生态治理模式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生态治理模式的发展进程 | 第24-26页 |
二、生态治理进程中的成效与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的困境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间的理念差异 | 第28-30页 |
一、合作理念淡薄 | 第28-29页 |
二、行为心理差异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 第30-32页 |
一、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 第30-31页 |
二、政府与社会的利益冲突 | 第31-32页 |
三、企业间的利益冲突 | 第32页 |
第三节 制度缺失和执行力缺乏 | 第32-36页 |
一、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中制度供给的障碍 | 第33-34页 |
二、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中制度执行的障碍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困境的机理分析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合作理念的缺失 | 第36-38页 |
一、利益驱动下信任不充分 | 第36-37页 |
二、信息沟通机制阙如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利益平衡机制失效 | 第38-40页 |
一、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智猪博弈 | 第38-39页 |
二、横向政府间博弈:政治竞标赛 | 第39-40页 |
三、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 | 第40页 |
第三节 协作治理保障制度的不足 | 第40-43页 |
一、综合性法律约束和法律地位缺失 | 第40-41页 |
二、行为主体缺乏实际权力 | 第41页 |
三、制度存在“路径依赖”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区域生态多元协作治理困境的优化路径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培育共同价值消除理念差异 | 第43-44页 |
一、培育地方感,建立区域合作文化 | 第43页 |
二、构建有效沟通,加强互联互通 | 第43-44页 |
三、重建信任体系,积累信任资本 | 第44页 |
第二节 构建利益均衡消解利益冲突 | 第44-47页 |
一、引进绩效评价体系 | 第45页 |
二、健全利益分享机制 | 第45-46页 |
三、完善环境问责机制 | 第46-47页 |
四、强化生态补偿机制 | 第47页 |
第三节 完善多元协作制度安排预防制度缺失 | 第47-52页 |
一、完善综合性法律制度,提高执行力度 | 第47-48页 |
二、构建多元协作机构,推进公私伙伴治理 | 第48-50页 |
三、注重制度创新,发挥政策效应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