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代理多重盲签名协议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量子密码基础知识 | 第19-29页 |
2.1 量子信息基础 | 第19-23页 |
2.1.1 量子比特 | 第19-20页 |
2.1.2 密度算子 | 第20-21页 |
2.1.3 量子测量 | 第21-22页 |
2.1.4 量子纠缠 | 第22-23页 |
2.2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2.2.1 测不准原理 | 第23-24页 |
2.2.2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 第24页 |
2.2.3 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定理 | 第24-25页 |
2.3 基于量子纠缠的代理盲签名协议 | 第25-29页 |
第3章 可公开认证的量子代理多重盲签名协议 | 第29-45页 |
3.1 相关介绍 | 第29-32页 |
3.1.1 量子受控非门 | 第30页 |
3.1.2 量子单向函数 | 第30-31页 |
3.1.3 GHZ态及其纠缠特性 | 第31-32页 |
3.2 可公开认证的量子代理多重盲签名协议描述 | 第32-36页 |
3.2.1 协议初始化 | 第32-33页 |
3.2.2 协议建立阶段 | 第33-34页 |
3.2.3 代理授权阶段 | 第34-35页 |
3.2.4 代理签名阶段 | 第35页 |
3.2.5 公开验证阶段 | 第35-36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36-42页 |
3.3.1 不可伪造性 | 第36-41页 |
3.3.2 不可抵赖性 | 第41-42页 |
3.3.3 协议的盲性 | 第42页 |
3.3.4 公开验证性 | 第42页 |
3.4 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代理多重盲签名协议 | 第45-58页 |
4.1 相关介绍 | 第45-47页 |
4.1.1 相位旋转操作 | 第45-46页 |
4.1.2 量子隐形传态 | 第46-47页 |
4.2 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代理多重盲签名协议描述 | 第47-51页 |
4.2.1 初始化阶段 | 第48-49页 |
4.2.2 消息盲化阶段 | 第49页 |
4.2.3 代理授权阶段 | 第49-50页 |
4.2.4 代理盲签名阶段 | 第50页 |
4.2.5 签名验证阶段 | 第50-51页 |
4.3 正确性分析 | 第51-52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52-56页 |
4.4.1 不可伪造 | 第52-55页 |
4.4.2 不可否认 | 第55页 |
4.4.3 盲性 | 第55-56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