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岩爆危险性预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岩爆类型及烈度划分 | 第12-14页 |
1.2.2 岩爆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岩爆预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岩爆防治现状 | 第16-17页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岩爆预测方法 | 第20-28页 |
2.1 理论分析法 | 第20-26页 |
2.1.1 强度理论判据 | 第20-22页 |
2.1.2 能量理论判据 | 第22-25页 |
2.1.3 脆性系数法 | 第25-26页 |
2.2 现场实测法 | 第26-27页 |
2.3 工程经验类比法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28-46页 |
3.1 模糊理论概述 | 第28页 |
3.1.1 模糊性概念 | 第28页 |
3.1.2 模糊性特点 | 第28页 |
3.2 模糊数学的组成要素 | 第28-34页 |
3.2.1 模糊子集和隶属函数 | 第28-34页 |
3.2.2 模糊关系 | 第34页 |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4-40页 |
3.3.1 基本方法和步骤 | 第34-37页 |
3.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40页 |
3.4 层次分析法 | 第40-44页 |
3.4.1 概述 | 第40页 |
3.4.2 层次分析法的过程 | 第40-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岩爆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46-74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建立评价因素集 | 第46-51页 |
4.2.1 与岩性条件有关的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4.2.2 与围岩应力状态条件有关的影响因素 | 第48页 |
4.2.3 与围岩条件有关的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4.2.4 水文地质因素 | 第49-50页 |
4.2.5 建立因素集 | 第50-51页 |
4.3 建立评价集 | 第51页 |
4.4 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度及模糊关系矩阵 | 第51-66页 |
4.4.1 隶属度的确定 | 第51-66页 |
4.4.2 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 | 第66页 |
4.5 确定指标因素的权重集 | 第66-70页 |
4.6 模糊综合评价 | 第70-72页 |
4.6.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0页 |
4.6.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0-71页 |
4.6.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1-72页 |
4.6.4 评价结果的处理 | 第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应用实例 | 第74-80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74-75页 |
5.2 各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第75-77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77-78页 |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7页 |
5.3.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7-78页 |
5.3.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78页 |
5.4 评价结果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