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贸易便利化 | 第12-13页 |
1.3.2 AEO制度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贸易便利化与AEO制度阐释 | 第17-24页 |
2.1 贸易便利化概述 | 第17-20页 |
2.1.1 贸易便利化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进程 | 第17-19页 |
2.1.3 贸易便利化的措施 | 第19-20页 |
2.2 AEO制度概述 | 第20-22页 |
2.2.1 AEO制度产生背景 | 第20页 |
2.2.2 AEO制度基本内容 | 第20-22页 |
2.3 AEO制度与贸易便利化的关系 | 第22-23页 |
2.3.1 AEO制度是贸易便利化的有效实施工具 | 第22页 |
2.3.2 AEO制度能够促进贸易便利化进程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全球AEO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24-34页 |
3.1 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AEO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24-28页 |
3.1.1 欧盟AEO制度 | 第24-25页 |
3.1.2 美国C-TPAT制度 | 第25-26页 |
3.1.3 韩国AEO制度 | 第26页 |
3.1.4 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AEO制度实施经验总结 | 第26-28页 |
3.2 中国AEO制度实施进程 | 第28-32页 |
3.2.1 国内立法 | 第28-30页 |
3.2.2 国际合作项目 | 第30-32页 |
3.3 中外AEO制度实施差异分析 | 第32-33页 |
3.3.1 工作重心的差异 | 第32页 |
3.3.2 适用对象的差异 | 第32-33页 |
3.3.3 信息技术运用的差异 | 第33页 |
3.3.4 对AEO制度认知程度的差异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中国AEO制度对贸易便利化的作用分析 | 第34-39页 |
4.1 海关角度 | 第34-35页 |
4.1.1 规范执法标准 | 第34页 |
4.1.2 提高管理效能 | 第34页 |
4.1.3 促进国际合作 | 第34-35页 |
4.2 企业角度 | 第35-37页 |
4.2.1 中国AEO制度对企业贸易便利的相关规定 | 第35页 |
4.2.2 中国AEO制度对企业贸易便利的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中国实施AEO制度的面临的困难 | 第39-42页 |
5.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39页 |
5.2 海关及商界对AEO认知程度欠缺 | 第39页 |
5.3 企业分类管理的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 | 第39-40页 |
5.4 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畅 | 第40页 |
5.5 专业化技术相对短缺 | 第40页 |
5.6 评估人才相对匮乏 | 第40-4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中国AEO制度实施推进的路径建议 | 第42-46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42-43页 |
6.1.1 继续加快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 第42页 |
6.1.2 加大AEO制度的宣传推广力度 | 第42页 |
6.1.3 推进与其他国家AEO国际互认 | 第42-43页 |
6.2 海关层面 | 第43-44页 |
6.2.1 进一步加强与商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第43页 |
6.2.2 强化分类管理落到实处 | 第43页 |
6.2.3 加强海关人才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6.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页 |
6.3 企业层面 | 第44-45页 |
6.3.1 积极学习AEO制度,开展AEO培训 | 第44-45页 |
6.3.2 增强守法自律意识,规范自身运营 | 第4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