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氮基阻变存储器材料(Cu_xN,Al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8页
    1.1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闪存存储技术第8-11页
    1.2 新型非易失型存储器概述第11-16页
        1.2.1 相变存储器(PCRAM)第11-13页
        1.2.2 磁阻式存储器(MRAM)第13-14页
        1.2.3 铁电随机存储器(FeRAM)第14-16页
    1.3 阻变式存取存储器(RRAM)第16-26页
        1.3.1 阻变式存储技术的基本结构及材料体系第16-18页
        1.3.2 阻变式存储器的工作方式第18-20页
        1.3.3 阻变存储器电阻开关机理第20-26页
    1.4 RRAM的集成前景和研究进展第26-29页
        1.4.1 3D存储阵列第26-28页
        1.4.2 新型一维纳米尺寸阻变存储器件第28页
        1.4.3 柔性阻变存储第28-29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8页
第二章 氮化铜(Cu_xN)基阻变存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38-77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氮化铜研究现状概述第38-40页
    2.3 制备技术简介第40-43页
        2.3.1 PⅢ设备原理简介第40-42页
        2.3.2 磁控溅射工作原理及设备简介第42-43页
    2.4 PⅢ样品制备第43-48页
        2.4.1 制备过程第43-44页
        2.4.2 氮气等离子体光谱观测第44-46页
        2.4.3 PⅢ注入剂量的标定第46-48页
    2.5 磁控溅射制备过程第48-49页
    2.6 Cu_xN薄膜的实验表征方法第49-50页
        2.6.1 Cu_xN薄膜的物性表征方法第49页
        2.6.2 Cu_xN薄膜的电学表征方法第49-50页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68页
        2.7.1 Cu_xN薄膜的物理性质第50-59页
        2.7.2 Ni/Cu_xN/Cu阻变存储单元的电学性能表征第59-68页
    2.8 两种Cu_xN基RRAM器件性能不同的原理总结第68-69页
    2.9 章节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第三章 氮化铜(Cu_xN)薄膜后续处理及RRAM器件性能研究第77-108页
    3.1 引言第77页
    3.2 退火工艺原理简介及应用第77-78页
    3.3 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简介第78-79页
    3.4 实验制备过程第79-80页
        3.4.1 退火过程第79页
        3.4.2 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过程第79-80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0-103页
        3.5.1 退火处理部分第80-88页
        3.5.2 O等离子体处理部分第88-100页
        3.5.3 对Cu_xN:O薄膜的退火修复第100-103页
    3.6 章节小结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第四章 氮化铝(AlN)薄膜材料的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制备第108-128页
    4.1 引言第108页
    4.2 氮化铝(AlN)薄膜的性质及应用第108-110页
    4.3 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简介第110-111页
    4.4 实验制备过程第111页
    4.5 薄膜表征设备第111-112页
    4.6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12-122页
        4.6.1 XRD表征第112-113页
        4.6.2 生长速度统计第113-114页
        4.6.3 SEM表征第114-116页
        4.6.4 表面形貌的表征第116-120页
        4.6.5 XPS表征第120-122页
        4.6.6 薄膜基本电学性能测试第122页
    4.7 章节小结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8页
第五章 氮化铝(AlN)基阻变存储器(RRAM)的制备与研究第128-146页
    5.1 引言第128页
    5.2 器件工艺的选择第128-129页
    5.3 AlN基RRAM结构电学性质第129-142页
        5.3.1 RRAM器件Ⅰ-Ⅴ综合表现第129-130页
        5.3.2 Mo8AlN/Al单元性能及机理讨论第130-134页
        5.3.3 Ni/AlN/Al单元性能及机理讨论第134-138页
        5.3.4 Ni/AlN/Al器件的失效及讨论第138-142页
    5.4 章节小结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6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46-149页
    参考文献第148-149页
附录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对雄性幼鼠生殖毒性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材料及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