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快递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快递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2.1 快递业概述 | 第13-17页 |
2.1.1 快递业的含义 | 第13页 |
2.1.2 快递业的主要特征 | 第13-15页 |
2.1.3 快递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4 国内快递市场格局 | 第16-17页 |
2.2 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 第17-18页 |
2.2.2 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 第18-19页 |
2.3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19-22页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9-20页 |
2.3.2 DEA模型分析法 | 第20页 |
2.3.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0-21页 |
2.3.4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1-22页 |
3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30页 |
3.1 构建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2-23页 |
3.2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6页 |
3.3 构建灰色关联模型 | 第26-30页 |
3.3.1 灰色关联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3.3.2 灰色关联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27-30页 |
4 十大快递企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30-39页 |
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2页 |
4.2 十大快递企业竞争力的测算 | 第32-35页 |
4.2.1 确定样本标准矩阵 | 第32-33页 |
4.2.2 确定灰色关联系数矩阵 | 第33页 |
4.2.3 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 第33-34页 |
4.2.4 求得灰色关联度及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4.3 十大快递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5-39页 |
5 快递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5.1 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5.1.1 快递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 第40页 |
5.1.2 快递企业年度经营绩效 | 第40-41页 |
5.1.3 快递企业价格与生产成本 | 第41页 |
5.2 间接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5.2.1 快递企业的服务水平 | 第41-42页 |
5.2.2 快递企业的安全管理 | 第42-43页 |
6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6.1 快递企业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6.1.1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网点数量有待提高 | 第43页 |
6.1.2 产品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突出 | 第43-44页 |
6.1.3 员工综合素质,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 第44页 |
6.1.4 后续工作,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 第44页 |
6.1.5 产业集中度低,品牌意识薄弱[18] | 第44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6.2.1 极力扩大市场份额 | 第45页 |
6.2.2 有规划地增加服务网点 | 第45-46页 |
6.2.3 挖掘细化市场,稳定价格 | 第46页 |
6.2.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 第46-47页 |
6.2.5 树立品牌意识,培养长期客户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