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

前言第10-13页
上篇 公司治理的理论之维第13-75页
    第一章 公司治理概述第13-31页
        一、公司治理与中国公司法的现在和未来第13-17页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与本质第17-31页
    第二章 公司治理研究的进展第31-60页
        一、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进展第31-46页
            (一)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研究第31-40页
                1、企业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第31页
                2、三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第31-40页
            (二) 关于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的研究第40-45页
                1.T obin 曲线反映的变量关系第40-41页
                2、股权结构的演进与独立董事制度第41-45页
            (三) 公司治理结构共同性分析第45-46页
        二、公司组织结构研究的进展第46-59页
            (一) 组织理论流派概述第46-48页
            (二) 关于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研究第48-52页
            (三) 关于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研究第52-59页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之关系第59-60页
    第三章 耗散结构理论第60-75页
        一、什么是耗散结构理论第60-62页
        二、为什么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公司治理第62-67页
        三、耗散结构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模型第67-75页
            (一) 公司治理的熵流分析第67-71页
            (二) 法律(责任)——第二类负熵的核心因素第71-72页
            (三) 公司治理熵流模型第72-75页
中篇 公司治理的制度之维第75-120页
    第四章 作为制度事实的公司治理第75-101页
        一、制度与组织第75-86页
            (一) 制度研究的状况第75-78页
            (二) 对制度的解读第78-85页
            (三) 制度与组织的关系第85-86页
        二、作为公司治理制度代理实体的组织第86-101页
            (一) 组织环境——第二类正熵与负熵第86-91页
            (二) 组织产生、变迁的机制与过程第91-95页
            (三) 组织构建的基本问题第95-101页
                1、组织构建的原则与维度第95-99页
                2、组织的权利分配第99-101页
    第五章 公司治理的一般性制度结构第101-120页
        一、公司治理制度功能分析第101-104页
            (一) 法律制度的功能第101-102页
            (二) 公司治理制度的功能第102-104页
        二、公司治理制度构建第104-120页
            (一) 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权制衡第104-114页
            (二) 权益冲突的集中表现——表决制度第114-116页
            (三) 制度维持的外在保障——法律责任第116-120页
下篇 公司治理的责任之维第120-259页
    第六章 公司治理的熵流平衡控制第120-159页
        一、公司治理第二类负熵——法律责任第120-128页
            (一) 探讨法律责任本质的方法第120-122页
            (二) 法律责任本质对构建损害赔偿责任体系之价值第122页
            (三) 法律责任本质辨析第122-126页
            (四) 法律责任本质的多元观第126-128页
        二、在责任与行为之间第128-135页
            (一) 公司治理行为第128-131页
            (二) 行为选择的动机和因素第131-132页
            (三) 从“行为—责任”模式到“责任—行为”模式第132-134页
            (四) 损害赔偿责任通过塑造行为选择影响公司治理第134-135页
        三、公司治理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构建第135-148页
            (一) 损害赔偿责任的地位及正当性第135-136页
            (二) 损害赔偿责任本质第136-138页
            (三) 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因第138-140页
            (四) 损害赔偿责任类型第140-147页
            (五) 损害赔偿责任类型对法律责任本质多元观的补强第147-148页
        四、损害赔偿责任的结构分析第148-159页
            (一) 损害赔偿的指导思想第148-150页
            (二) 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50-152页
            (三) 损害赔偿责任基本结构分析第152-159页
    第七章 公司治理的义务体系第159-201页
        一、董事的义务第159-193页
            (一) 董事义务第160-179页
            (二) 独立董事义务第179-188页
            (三) 英美法系——改革董事的义务体系第188-191页
            (四) 董事义务标准的实践价值第191-193页
        二、董事会、监事、经理人及股东义务第193-201页
            (一) 董事会义务第193-198页
            (二) 监事义务第198页
            (三) 经理人义务第198-199页
            (四) 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及公司的信义义务第199-201页
    第八章 公司治理的责任配置第201-231页
        一、董事责任第201-221页
            (一) 董事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第202-215页
            (二) 董事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第215-221页
        二、独立董事的责任第221-228页
            (一) 独立董事的一般性责任第222-223页
            (二) 独立董事责任第223-226页
            (三) 董事与独立董事责任异同第226-228页
        三、监事责任第228-231页
            (一) 监事对公司的责任第228-230页
            (二) 监事对第三人责任第230-231页
    第九章 公司治理的责任实现第231-259页
        一、公司治理赔偿诉讼制度安排第232-238页
            (一) 公司治理间接损害赔偿诉权安排的正当性第232-233页
            (二) 股东诉权与内部人控制权的制衡第233-234页
            (三) 公司治理损害赔偿诉讼模式第234-238页
        二、公司治理损害赔偿核心诉讼机制第238-259页
            (一) 派生诉权在公司治理权利制衡中的地位第238-240页
            (二) 股东派生诉讼比较法考察第240-251页
            (三) 公司的诉讼地位第251-256页
            (四) 诉讼成本(费用)与防止滥诉第256-259页
结语第259-260页
参考文献第260-273页
发表论文第273-275页
论文摘要第275-278页
Abstract第278页
致谢第282页

论文共2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羟基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持有型犯罪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