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蝶翅3D微纳结构的光功能特性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7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功能材料中的光学结构第13-17页
        1.2.1 人工制备功能材料中的光学结构第13-14页
        1.2.2 自然界中存在的光学结构第14-16页
        1.2.3 蝶翅鳞片中存在的光学结构第16-17页
    1.3 基于蝶翅结构的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7-33页
        1.3.1 基于蝶翅的特殊角度依赖光学特性第18-25页
        1.3.2 基于蝶翅的敏感响应特性第25-31页
        1.3.3 基于蝶翅的光吸收特性第31-33页
    1.4 研究内容第33-37页
第二章 光功能特性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第37-45页
    2.1 实验方法第37-40页
        2.1.1 光学观察和光学显微镜第37页
        2.1.2 树脂包埋和超薄切片第37-38页
        2.1.3 蝶翅结构的形貌观测第38-39页
        2.1.4 光学数据的测试第39-40页
    2.2 理论方法第40-41页
        2.2.1 光学过程的数值分析第40-41页
        2.2.2 有限时域差分方法第41页
    2.3 不同材料的折射率第41-45页
第三章 树枝型蝶翅结构的低角度依赖和光响应功能研究第45-80页
    3.1 引言第45-47页
    3.2 蓝闪蝶的树枝结构模型第47-50页
    3.3 正入射条件下树枝结构的反射谱第50-53页
    3.4 树枝结构的高角度依赖特性第53-63页
        3.4.1 树枝结构入射角依赖特性第53-58页
        3.4.2 树枝结构观测角依赖特性第58-63页
    3.5 复杂模型的低角度依赖特性第63-68页
        3.5.1 双层树枝结构模型的低角度依赖特性第63-65页
        3.5.2 无序肋结构排布树枝模型的低角度依赖特性第65-68页
    3.6 不同折射率材料组成的树枝结构第68-73页
    3.7 基于蓝闪蝶的功能材料第73-78页
        3.7.1 基于蓝闪蝶的Fe3O4与Fe2O3磁光响应材料第73-75页
        3.7.2 金-蓝闪蝶复合材料的红外响应性能第75-78页
    3.8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凹型蝶翅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性能研究第80-98页
    4.1 引言第80-82页
    4.2 凤蝶凹型结构的结构模型第82-84页
    4.3 凹型结构较高的环境折射率响应第84-91页
        4.3.1 水平多层膜的环境折射率响应第84-85页
        4.3.2 凹型多层膜较高的环境折射率响应第85-87页
        4.3.3 凹型结构的重要参数第87-89页
        4.3.4 在不同观测角情况下的折射率响应第89-91页
    4.4 凹型结构较高环境折射率响应的原因第91-93页
    4.5 不同折射率材料组成的凹型结构第93-96页
    4.6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微纳孔阵型蝶翅结构的光吸收性能研究第98-121页
    5.1 引言第98-100页
    5.2 微纳孔阵结构的结构模型第100-102页
    5.3 蝶翅微纳孔阵结构在光源正入射时的吸收率第102-109页
        5.3.1 蝶翅微纳孔阵结构吸收率的影响因素第102-106页
        5.3.2 蝶翅微纳孔阵结构吸收率的优化设计第106-109页
    5.4 蝶翅微纳孔阵结构在光源不同角度入射时的吸收率第109-118页
        5.4.1 不同角度入射时候的影响因素第109-112页
        5.4.2 蝶翅微纳孔阵结构实现各向均匀吸收第112-118页
    5.5 硅基微纳孔阵结构的吸收性能和理论分析第118-119页
    5.6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21-123页
    6.1 结论第121-122页
    6.2 创新点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6页
附录一:麦克斯韦方程和Yee元胞第136-139页
附录二:直角坐标中的FDTD第139-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离子对手工纸腐蚀降解作用研究
下一篇:王韬散文文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