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造纸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铜离子对手工纸腐蚀降解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古代绘画纸张含铜颜料的劣变第8-10页
        1.1.1 古代绘画中的含铜颜料第8-10页
        1.1.2 含铜颜料造成纸张劣变第10页
    1.2 纸张含铜颜料部分劣变的机理与保护修复方法第10-14页
        1.2.1 劣变机理研究概述第10-13页
        1.2.2 含铜颜料造成纸张腐蚀降解的保护修复方法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含铜颜料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第16-36页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16-17页
        2.1.1 实验选择材料第16-17页
        2.1.2 主要设备第17页
    2.2 实验步骤与方法第17-21页
        2.2.1 样品制备第17-18页
        2.2.2 耐久性分析方法第18页
        2.2.3 样品纸张强度、酸度和色度检测方法第18-20页
        2.2.4 样品纸张聚合度分析方法第20-21页
    2.3 含铜矿物颜料纸样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1-29页
        2.3.1 含铜矿物颜料的物相测定第21-22页
        2.3.2 纸张强度变化第22-25页
        2.3.3 色度变化第25-27页
        2.3.4 酸度变化第27-28页
        2.3.5 聚合度分析第28-29页
    2.4 含铜矿物颜料对纸张耐久性影响因素初步讨论第29-30页
    2.5 管状液态颜料纸样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0-34页
        2.5.1 管状颜料的选择与分析第30-31页
        2.5.2 管状颜料纸样物理性能分析结果讨论第31-34页
    2.6 管状颜料对纸张耐久性影响因素初步讨论第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颜料影响纸张耐久性的机理探索第36-55页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36页
    3.2 红外光谱分析第36-52页
        3.2.1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原理第36页
        3.2.2 实验方法第36页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51页
        3.2.4 红外分析结论第51-52页
    3.3 管状颜料液体部分组成成份分析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抑制处理办法评估第55-64页
    4.1 抑制剂的选择和样品制备第55-57页
        4.1.1 双氧水和两种抑制剂的选择第55-56页
        4.1.2 缓蚀与氧化样品的制备第56-57页
    4.2 缓蚀剂与氧化剂的作用分析第57-63页
        4.2.1 样品纸张强度、酸度和色度检测方法第57-58页
        4.2.2 缓蚀剂与氧化剂作用分析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4.3 抑制处理办法评估第63-64页
第五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V系β钛合金结构稳定性及其塑性变形机制
下一篇:基于蝶翅3D微纳结构的光功能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