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植物油脂 | 第11-13页 |
1.1.1 植物油脂简介 | 第11页 |
1.1.2 植物油脂合成途径 | 第11-13页 |
1.2 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1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 第13-14页 |
1.2.2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 | 第14页 |
1.2.3 转录因子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生物信息学 | 第15-17页 |
1.3.1 基因组学 | 第15-16页 |
1.3.2 基因家族 | 第16页 |
1.3.3 基因组加倍 | 第16-17页 |
1.3.4 自然选择 | 第17页 |
1.4 研究大豆油脂合成基因家族的意义 | 第17-20页 |
1.4.1 大豆的广泛用途 | 第17-18页 |
1.4.2 大豆供求现状及中国大豆市场面临的严峻问题 | 第18-20页 |
第2章 物种中油脂合成基因分布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20-27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1 确定研究对象及其系统发育关系 | 第20页 |
2.1.2 获取并处理基因组数据 | 第20-22页 |
2.1.3 确定油脂合成基因家族成员 | 第22页 |
2.1.4 油脂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2.1 油脂合成基因家族成员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 第22-24页 |
2.2.2 每个物种中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相对于葡萄的丢失率 | 第24-25页 |
2.2.3 油脂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基因组加倍和油脂合成基因的关联性分析 | 第27-37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1.1 基因组结构解析 | 第27页 |
3.1.2 大豆油脂合成基因的相似性分析 | 第27页 |
3.1.3 大豆油脂合成基因中重复基因分析 | 第2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3.2.1 基因组结构解析 | 第28-35页 |
3.2.2 大豆油脂合成基因的相似性分析 | 第35-36页 |
3.2.3 大豆油脂合成基因中重复基因分析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油脂合成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 第37-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4.1.1 部分油脂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38页 |
4.1.2 正选择分析 | 第38-39页 |
4.1.3 基因置换分析 | 第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4.2.1 油脂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9-41页 |
4.2.2 基因正选择分析 | 第41-45页 |
4.2.3 基因置换分析 | 第45-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大豆中油脂储存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5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5.1.1 油脂储存基因的结构分析 | 第49页 |
5.1.2 大豆中油脂储存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页 |
5.1.3 油脂储存功能相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4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5.2.1 大豆油脂储存基因信息 | 第49-50页 |
5.2.2 大豆油脂储存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5.2.3 大豆油脂储存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第51-52页 |
5.2.4 大豆油脂储存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附录A 大豆中油脂合成基因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