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I为P型材料的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1.3 立项依据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25页 |
| 2.1 CuI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 2.1.1 浸渍提拉法 | 第18页 |
| 2.1.2 溶液超声法 | 第18-19页 |
| 2.1.3 高真空蒸发沉积法 | 第19页 |
| 2.1.4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9-20页 |
| 2.1.5 溶胶-凝胶法 | 第20页 |
| 2.2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 2.2.1 一步法制备钙钛矿层 | 第20-21页 |
| 2.2.2 二步法制备钙钛矿层 | 第21页 |
| 2.3 材料及电池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21-25页 |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页 |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22-23页 |
| 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23-24页 |
| 2.3.4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第24页 |
| 2.3.5 太阳电池的I-V特性曲线测试 | 第24-25页 |
| 第3章 CuI薄膜的制备与结果分析 | 第25-34页 |
| 3.1 浸渍提拉法制备CuI薄膜 | 第25-28页 |
| 3.2 溶液超声法制备CuI薄膜 | 第28-31页 |
| 3.3 高真空蒸发沉积法制备CuI薄膜 | 第31-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MAPbI3钙钛矿吸收层的制备 | 第34-42页 |
| 4.1 引言 | 第34页 |
| 4.2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41页 |
| 4.2.1 溶剂浓度比对钙钛矿薄膜的影响 | 第34-36页 |
| 4.2.2 热风辅助旋涂钙钛矿薄膜 | 第36-37页 |
| 4.2.3 反溶剂制备钙钛矿薄膜 | 第37-4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42-53页 |
| 5.1 引言 | 第42页 |
| 5.2 空穴传输层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 5.3 氯掺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8-51页 |
| 5.3.1 氯掺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 | 第48-50页 |
| 5.3.2 氯掺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个人简历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