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当前的法律现状 | 第15-22页 |
(一)诉讼阶段的划分不完整 | 第18-19页 |
(二)监所建议的对象不明确 | 第19-20页 |
(三)缺乏监督效果的保障 | 第20-21页 |
(四)缺乏法律救济机制 | 第21-22页 |
二、西南Z区检察院的基本情况 | 第22-27页 |
(一)西南Z区检察院的逮捕案件情况 | 第22-24页 |
(二)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具体情况 | 第24-27页 |
三、关于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27-36页 |
(一)“双重身份”的审查效果不理想 | 第27-29页 |
(二)“适格申请人”的参与度不高 | 第29-30页 |
(三)“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和方式不明确 | 第30-31页 |
(四)“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节点和审理期限无规定 | 第31-32页 |
(五)“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法律机制设立不完备 | 第32-36页 |
四、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50页 |
(一)树立“人权思想”和“无罪推定”理念 | 第36-37页 |
(二)设立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专门部门 | 第37-39页 |
(三)明确继续羁押必要性的证明规则 | 第39-40页 |
(四)提高羁押必要性审查“适格申请人”的参与度 | 第40-41页 |
(五)完善“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工作模式和期限规定 | 第41-46页 |
(六)完善羁押的可替代性措施 | 第46-47页 |
(七)完善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程序救济 | 第47-48页 |
(八)建立刚性监督的工作衔接机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