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1.1 杆状病毒概述 | 第13页 |
1.2 杆状病毒的分类学地位 | 第13-14页 |
1.3 杆状病毒的形态结构 | 第14-15页 |
1.4 杆状病毒的生活史 | 第15-17页 |
1.5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研究 | 第17-22页 |
1.6 杆状病毒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2-23页 |
1.7 杆状病毒的应用 | 第23页 |
1.8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第23-25页 |
1.9 RED重组系统的概述原理及应用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4-37页 |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4页 |
2、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3、主要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Orf98a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37-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52页 |
1.1 材料 | 第38-42页 |
1.2 常规仪器 | 第42-43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3-5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2.1 BmOrf98a基因的序列分析序列分析 | 第52-53页 |
2.2 BmOrf98aKO-Bacmid、Bm NPV-Bm Orf98aKO-polh-GFP、 BmNPV-BmOrf98a WT-polh-GFP的鉴定 | 第53-54页 |
2.3 BmNPV-BmOrf98a RE-polh-GFP拯救型病毒Bacmid的鉴定 | 第54-55页 |
2.4 BmOrf98a基因表达时相分析 | 第55-56页 |
2.5.BmNPV-BmOrf98a KO-polh-GFP和BmNPV-Bm Orf98aWT-polh-GFP转染细胞的荧光观察 | 第56-58页 |
2.6 BmOrf98a敲除对BV产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2.7 BmOrf98a敲除对病毒DNA复制的影响 | 第60页 |
2.8 BmOrf98a敲除对病毒形态发生的影响 | 第60-62页 |
2.9 BmOrf98a敲除对其重叠基因BmOrf99 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Orf99 基因功能的研究 | 第66-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5页 |
1.1 材料 | 第67-68页 |
1.2 常规仪器 | 第68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68-75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75-89页 |
2.1 BmOrf99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75-77页 |
2.2 BmOrf99KO-Bacmid、BmNPV-BmOrf99KO-polh-GFP、BmNPV -BmOrf99WT -polh-GFP的鉴定 | 第77-79页 |
2.3 BmNPV-BmOrf99RE-polh-GFP拯救型Bacmid的鉴定 | 第79-80页 |
2.4 BmOrf99 基因表达时相分析 | 第80-81页 |
2.5 BmNPV-BmOrf99KO-polh-GFP和BmNPV-BmOrf99WT-polh-GFP转染细胞的荧光观察 | 第81-83页 |
2.6 BmOrf99 敲除对BV产量的影响 | 第83-85页 |
2.7 BmOrf99 敲除对病毒DNA复制的影响 | 第85页 |
2.8 BmOrf99 敲除对病毒形态发生的影响 | 第85-87页 |
2.9 BmOrf99 敲除对其重叠基因BmOrf98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87页 |
2.10 BmNPV-BmOrf98a-99comKO-polh-GFP的鉴定 | 第87-89页 |
2.11 BmNPV-BmOrf98a-99comKO-polh-GFP转染细胞的荧光观察 | 第89页 |
3 讨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74 sORF的确认 | 第92-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8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93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93-95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95-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2页 |
2.1 BmOrf P74sORF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8-99页 |
2.2 大肠杆菌表达BmOrf P74sORF与BmOrfP74sORF多抗的特异性检测 | 第99-100页 |
2.3 BmOrf P74sORF的细胞定位 | 第100-101页 |
2.4 BmOrf P74sORF转录时相的检测 | 第101-102页 |
3 讨论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1.已取得的成果 | 第104页 |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4-10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5-106页 |
附录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