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1.1 卵母细胞老化的危害 | 第11-13页 |
1.2 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的变化 | 第13-18页 |
1.2.1 孤雌激活 | 第13页 |
1.2.2 线粒体与ATP | 第13-15页 |
1.2.3 MPF | 第15-16页 |
1.2.4 细胞骨架 | 第16-17页 |
1.2.5 老化卵母细胞内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1.3 卵母细胞老化机理 | 第18-19页 |
1.4 氧化应激对卵母细胞的影响 | 第19-21页 |
1.5 现阶段延缓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法 | 第21-22页 |
1.6 N-乙酰-L半胱氨酸 | 第22-23页 |
1.6.1 化学性质 | 第22页 |
1.6.2 谷胱甘肽前体物质 | 第22-23页 |
1.6.3 NAC作为抗氧化剂 | 第23页 |
1.6.4 NAC对卵母细胞作用的相关研究 | 第23页 |
1.7 本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2.1 材料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配方 | 第25-26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2.2 方法 | 第26-30页 |
2.2.1 卵母细胞获取 | 第26-27页 |
2.2.2 NAC添加浓度及对照组设定 | 第27页 |
2.2.3 微滴培养 | 第27页 |
2.2.4 老化处理 | 第27页 |
2.2.5 孤雌激活 | 第27页 |
2.2.6 体外受精 | 第27页 |
2.2.7 线粒体排布检测 | 第27-28页 |
2.2.8 线粒体活性检测 | 第28页 |
2.2.9 ROS水平检测 | 第28页 |
2.2.10 透明带硬化检测 | 第28页 |
2.2.11 MPF活性检测 | 第28页 |
2.2.12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2.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1 NAC与卵母细胞老化 | 第30-32页 |
3.1.1 NAC对老化卵母细胞激活率和MPF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1.2 NAC对老化卵母细胞胞质碎裂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3 NAC对卵母细胞透明带硬化程度的影响 | 第32页 |
3.2 NAC与老化卵母细胞氧化损伤 | 第32-36页 |
3.2.1 NAC对老化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NAC对老化卵母细胞中ROS水平的影响 | 第33页 |
3.2.3 NAC对老化卵母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第33-36页 |
3.3 添加NAC对卵母细胞受精率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4.1 NAC缓解卵母细胞老化 | 第39-40页 |
4.2 NAC延缓排卵后卵母细胞老化机制 | 第40-41页 |
4.3 NAC提高老化卵母细胞受精及后续胚胎发育能力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