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论文--天然饵料论文--活饵料论文

异帽藻的生长、毒性及饲育中华哲水蚤效果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综述第8-16页
    1.1 赤潮藻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2 环境因子对赤潮藻的影响第9-10页
        1.2.1 温度对赤潮藻的影响第9页
        1.2.2 盐度对赤潮藻的影响第9-10页
    1.3 赤潮藻危害第10-13页
        1.3.1 赤潮藻毒素类别及组成成份第10-12页
        1.3.2 赤潮藻对养殖动物的危害第12-13页
    1.4 赤潮藻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第13页
    1.5 异帽藻的基本特征及危害第13-15页
        1.5.1 异帽藻基本特征第13-14页
        1.5.2 异帽藻的危害第14-15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温度和盐度对异帽藻生长的影响第16-25页
    2.1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16-17页
        2.1.1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16页
        2.1.2 实验生物的来源与培养第16-17页
        2.1.3 实验方法第17页
        2.1.4 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第1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7-23页
        2.2.1 不同温度、盐度对异帽藻生长的影响第18-20页
        2.2.2 不同温度、盐度下异帽藻的日生长率第20-22页
        2.2.3 不同温度、盐度下异帽藻的环境容纳量第22-23页
    2.3 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异帽藻毒素检测第25-30页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3.1.1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25页
        3.1.2 实验生物的来源与培养第25页
        3.1.3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3.2.1 异帽藻对菲律宾蛤仔存活率的影响第26-27页
        3.2.2 异帽藻的毒素检测第27-29页
    3.3 讨论第29-30页
        3.3.1 异帽藻对菲律宾蛤仔存活率的影响第29页
        3.3.2 菲律宾蛤仔毒素检测第29-30页
第四章 中华哲水蚤对异帽藻的摄食研究第30-39页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4.1.1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30页
        4.1.2 实验生物的来源与培养第30-31页
        4.1.3 实验方法第31页
        4.1.4 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第31-3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4.2.1 不同藻密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2-34页
        4.2.2 温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4-35页
        4.2.3 盐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5-36页
    4.3 讨论第36-39页
        4.3.1 不同藻密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6-37页
        4.3.2 温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7-38页
        4.3.3 盐度对中华哲水蚤滤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第38-39页
第五章 异帽藻对中华哲水蚤存活和产卵的影响第39-44页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5.1.1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39页
        5.1.2 实验生物的来源与培养第39页
        5.1.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5.1.4 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第4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5.2.1 不同藻密度对中华哲水蚤存活率的影响第40-41页
        5.2.2 不同藻密度对中华哲水蚤产卵的影响第41-42页
    5.3 讨论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石膏、儿茶等中药对乳膏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