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构思过程中的草图表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景观设计草图理论研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草图的运作功能 | 第10-12页 |
一、作为记录手段 | 第10-11页 |
二、作为分析工具 | 第11页 |
三、作为图示思维方式 | 第11-12页 |
四、作为交流媒介 | 第12页 |
第二节 景观设计草图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景观设计草图的表象 | 第13-18页 |
一、不同工具之表 | 第13-15页 |
二、不同色彩之表 | 第15-16页 |
三、不同表达内容性质之表 | 第16-17页 |
四、不同设计阶段之表 | 第17-18页 |
第四节 草图表达的局限性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创作思维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创作思维的分类 | 第19-21页 |
一、电视思维和网络思维 | 第19-20页 |
二、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 第20页 |
三、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 | 第20页 |
四、侧向思维和反向思维 | 第20页 |
五、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 | 第20页 |
六、广度思维和深度思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创作思维的目的 | 第21-23页 |
一、激发灵感 | 第21页 |
二、诱导创意 | 第21页 |
三、标新立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草图和景观创作构思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景观设计构思来源 | 第23-26页 |
一、规则层面 | 第23-24页 |
二、功能层面 | 第24页 |
三、意境层面 | 第24-25页 |
四、形象层面 | 第25-26页 |
五、文化层面 | 第26页 |
第二节 草图切入到设计中的方式 | 第26-28页 |
一、信息的收集与转移 | 第26-27页 |
二、弹性的思考 | 第27-28页 |
三、可能性的探索 | 第28页 |
四、构思的表达 | 第28页 |
第三节 从草图里看景观创作构思的基本特征 | 第28-36页 |
一、快捷性特征 | 第30页 |
二、尝试性和探索性特征 | 第30页 |
三、表达性特征 | 第30-32页 |
四、概括性特征 | 第32页 |
五、超前性特征 | 第32-33页 |
六、个性化特征 | 第33-34页 |
七、逻辑性特征 | 第34-35页 |
八、夸张性和观赏性特征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