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年代学和成因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国内外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太白花岗岩体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1.2.1.1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2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2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8-19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9-20页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20-22页 |
第3章 岩体地质和岩相学 | 第22-33页 |
3.1 岩体地质 | 第22-27页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27-33页 |
第4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第33-47页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4.1.1 样品采集 | 第33页 |
4.1.2 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4.2 锆石特征 | 第34-44页 |
4.3 锆石U-Pb测年结果 | 第44-45页 |
4.4 太白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及期次划分 | 第45-47页 |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 | 第47-62页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第47-55页 |
5.1.1 样品信息及分析方法 | 第47页 |
5.1.2 主量元素 | 第47-49页 |
5.1.3 稀土元素 | 第49-50页 |
5.1.4 微量元素 | 第50-55页 |
5.2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55-57页 |
5.2.1 测试方法 | 第55页 |
5.2.2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第55-57页 |
5.3 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57-62页 |
5.3.1 测试方法 | 第57页 |
5.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第57-62页 |
第6章 岩石成因 | 第62-71页 |
6.1 岩石成因类型 | 第62-64页 |
6.2 成岩物质来源 | 第64-68页 |
6.3 构造环境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