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基于遥感反演的珠江三角洲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评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第11页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现状第13-14页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第14-20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研究目标第2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2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2-24页
第2章 珠江三角洲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估算及时空分布特征第24-37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开发第24-32页
     ·排放源分类及基准年第24-25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估算方法第25-28页
     ·2006-2008 年珠三角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第28-30页
     ·2006-2008 年珠三角人为源颗粒物排放变化趋势第30-32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时间分配方法第32-33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时间分配思路第32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时间分布特征第32-33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空间分配方法第33-36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空间分配思路第33-34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时空分布特征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MODIS的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第37-51页
   ·气溶胶反演卫星情况介绍与选用第37-41页
     ·气溶胶反演传感器性能简介第37-40页
     ·本次研究选用传感器-MODIS传感器第40-41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第41-45页
     ·反演原理与算法第41-43页
     ·反演思路与流程第43-45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及验证分析第45-50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均和季节空间分布第45-47页
     ·2006-2008 年气溶胶光学厚度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第47-48页
     ·反演结果验证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区域颗粒物浓度反演第51-66页
   ·概述第51-52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52-53页
   ·AOD-PM模型建立方法第53-55页
     ·建模思路第53-54页
     ·垂直和湿度订正第54-55页
     ·区域颗粒物浓度反演第55页
   ·结果分析第55-65页
     ·建模数据统计分析第55-58页
     ·AOD与颗粒物浓度相关关系分析第58-62页
     ·区域颗粒物浓度验证分析第62-63页
     ·区域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的评估研究第66-82页
   ·概述第66-67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的可靠性评估第67-72页
     ·人为源颗粒物排放量比较第67-69页
     ·月变化系数对比第69-70页
     ·清单不确定性范围比较第70-72页
   ·清单时空间趋势评估方法与思路第72-73页
   ·清单和卫星遥感数据的时空变化趋势评估第73-81页
     ·时间变化趋势第73-75页
     ·空间分布趋势变化第75-79页
     ·时空趋势存在差异的原因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2-86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82-84页
   ·本文特色第84页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枯草芽孢杆菌的固定及其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研究
下一篇:铁屑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合铜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