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财力的概念 | 第10页 |
1.2.2 财力均等化效应 | 第10-11页 |
1.2.3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 | 第11-13页 |
1.2.4 转移支付无法实现财力均等化原因 | 第13-14页 |
1.2.5 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路径 | 第14页 |
1.2.6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9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财政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1.1 转移支付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转移支付的形式 | 第19-21页 |
2.1.3 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的功能 | 第21页 |
2.1.4 转移支付实现财力均等化的效用分析 | 第21-23页 |
2.2 财政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2.2.1 财力的内涵 | 第23-24页 |
2.2.2 财政均衡制度 | 第24页 |
2.2.3 财政均衡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河南省县级财力水平 | 第25-33页 |
3.1 河南省县级财力的描述性统计 | 第25-28页 |
3.1.1 河南省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 | 第25-26页 |
3.1.2 河南省县级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速 | 第26-27页 |
3.1.3 河南省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 | 第27-28页 |
3.2 河南省县级转移支付的描述性统计 | 第28-30页 |
3.2.1 河南省县级总财力的规模 | 第28-29页 |
3.2.2 河南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 | 第29-30页 |
3.3 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比重 | 第30-33页 |
第四章 转移支付对河南省县级财力均等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3-53页 |
4.1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的评价方法 | 第33-37页 |
4.1.1 基尼系数 | 第33-34页 |
4.1.2 基尼系数分解 | 第34-36页 |
4.1.3 基尼系数的计算 | 第36页 |
4.1.4 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 | 第36-37页 |
4.2 数据说明以及描述性统计 | 第37-39页 |
4.2.1 数据说明 | 第37-38页 |
4.2.2 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4.3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 第39-45页 |
4.3.1 总量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4.3.2 分项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 第40-43页 |
4.3.3 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效应的综合分析 | 第43-45页 |
4.4 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的贡献度 | 第45-49页 |
4.4.1 总量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的贡献度 | 第45-46页 |
4.4.2 分项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的贡献度 | 第46-49页 |
4.5 财政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 第49-53页 |
4.5.1 总量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 第49-50页 |
4.5.2 分项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 第50-5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5.2.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4页 |
5.2.2 完善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