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1.1 胚胎着床 | 第13页 |
1.2 子宫接受态与胚胎活化 | 第13-15页 |
1.2.1 雌激素对子宫接受态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孕酮对子宫接受态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胚胎的活性对着床窗.的调节作用 | 第15页 |
1.2.4 与子宫接受态相关的基因 | 第15页 |
1.3 Plekhs1 | 第15-19页 |
1.3.1 含有PH结构域的蛋白家族 | 第16页 |
1.3.2 PH结构域的结构 | 第16页 |
1.3.3 PH结构域的功能 | 第16-19页 |
1.4 TALEN简介 | 第19-21页 |
1.4.1 TALEN的结构 | 第20页 |
1.4.2 TALEN的功能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 实验动物模型 | 第22-23页 |
2.2.1 早期妊娠 | 第22页 |
2.2.2 假孕模型 | 第22页 |
2.2.3 延迟着床与激活模型 | 第22页 |
2.2.4 孕酮处理的假孕小鼠子宫 | 第22-23页 |
2.2.5 假孕延迟激活模型 | 第23页 |
2.2.6 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 | 第23页 |
2.2.7 输卵管结扎模型 | 第23页 |
2.3 原位杂交 | 第23-29页 |
2.3.1 小鼠cRNA探针的制备 | 第23-27页 |
2.3.2 原位杂交实验 | 第27-29页 |
2.4 定量RT-PCR | 第29-30页 |
2.4.1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29页 |
2.4.2 引物序列 | 第29页 |
2.4.3 实时定量PCR反应 | 第29-30页 |
2.5 免疫组织化学 | 第30-31页 |
2.5.1 载玻片的处理 | 第30页 |
2.5.2 石蜡切片 | 第30页 |
2.5.3 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2.5.4 免疫组织化学步骤 | 第30-31页 |
2.6 Western Blot | 第31-33页 |
2.6.1 试剂的配制 | 第31页 |
2.6.2 蛋白样品提取 | 第31-32页 |
2.6.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2页 |
2.6.4 免疫印迹及ECL显影 | 第32-33页 |
2.7 Plekhs1基因敲除 | 第33-37页 |
2.7.1 TALEN载体的构建 | 第33-35页 |
2.7.2 构建好的TALEN载体体外转录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3.1 Plekhs1探针的制备 | 第37页 |
3.1.1 扩增片段插入方向的鉴定 | 第37页 |
3.1.2 扩增片段测序 | 第37页 |
3.2 Plekhs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7-39页 |
3.2.1 原位杂交检测Plekhs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7页 |
3.2.2 早期妊娠子宫中Plekhs1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37-38页 |
3.2.3 免疫组化检测Plekhs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8-39页 |
3.3 Plekhs1在小鼠假孕子宫中的表达 | 第39页 |
3.3.1 原位杂交检测Plekhs1在小鼠假孕子宫中的表达 | 第39页 |
3.3.2 假孕子宫中Plekhs1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39页 |
3.3.3 免疫组化检测Plekhs1在小鼠假孕子宫中的表达 | 第39页 |
3.4 Plekhs1在孕酮处理的假孕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9-40页 |
3.5 Plekhs1在小鼠假孕延迟激活模型子宫中的表达 | 第40页 |
3.5.1 原位杂交检测Plekhs1在小鼠假孕延迟激活子宫中的表达 | 第40页 |
3.5.2 小鼠假孕延迟激活子宫中Plekhs1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40页 |
3.6 Plekhs1在小鼠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子宫中的表达 | 第40-42页 |
3.6.1 原位杂交检测Plekhs1在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中的表达 | 第40页 |
3.6.2 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中Plekhs1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40-41页 |
3.6.3 免疫组化检测Plekhs1在小鼠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中的表达 | 第41-42页 |
3.7 Plekhs1在小鼠延迟着床和激活模型子宫中的表达 | 第42页 |
3.8 Plekhs1在小鼠输卵管结扎模型子宫中的表达 | 第42页 |
3.9 Plekhs1在小鼠妊娠第5天子宫非着床位点的表达 | 第42页 |
3.10 TALEN载体的构建 | 第42-44页 |
3.10.1 构建的片段连接方向的鉴定 | 第42-43页 |
3.10.2 扩增片段测序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4.1 Plekhs1的表达 | 第44-45页 |
4.2 Plekhs1的调节 | 第45页 |
4.3 Plekhs1 TALEN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A | 第56-61页 |
附录B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