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现状 | 第10页 |
1.2 微生物源抗生素筛选方法 | 第10-11页 |
1.3 昆虫共生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 | 第11-13页 |
1.4 马陆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4-15页 |
1.5.1 意义 | 第14页 |
1.5.2 内容 | 第14-15页 |
1.6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1.1 样品 | 第16页 |
2.1.2 供试真菌 | 第16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6-17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6-17页 |
2.3 主要培养基 | 第17-19页 |
2.3.1 分离培养基 | 第17-18页 |
2.3.2 传代培养基 | 第18页 |
2.3.3 菌丝体培养基 | 第18页 |
2.3.4 生测培养基 | 第18页 |
2.3.5 生理生化培养基 | 第18-19页 |
2.3.6 形态观察培养基 | 第19页 |
2.3.7 发酵培养基 | 第19页 |
2.4 共生放线菌分离纯化 | 第19页 |
2.5 放线菌菌株对病原真菌活性检测 | 第19-20页 |
2.5.1 放线菌菌株对病原真菌活性初测 | 第19-20页 |
2.5.2 放线菌菌株对病原真菌活性验证 | 第20页 |
2.6 代谢产物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 | 第20页 |
2.6.1 分离纯化方法 | 第20页 |
2.6.2 鉴定方法 | 第20页 |
2.7 放线菌分类学鉴定 | 第20-28页 |
2.7.1 形态、培养特征 | 第20-21页 |
2.7.2 生理生化实验 | 第21-22页 |
2.7.3 化学分类鉴定 | 第22-25页 |
2.7.4 分子水平鉴定 | 第25-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7页 |
3.1 马陆共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 第28页 |
3.2 菌株抗真菌活性初测结果 | 第28-29页 |
3.3 NEAU-ML8的初步鉴定、发酵及代谢产物研究 | 第29-36页 |
3.3.1 NEAU-ML8的 16S r R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29-33页 |
3.3.2 NEAU-ML8抗真菌活性验证 | 第33-34页 |
3.3.3 NEAU-ML8的发酵 | 第34页 |
3.3.4 NEAU-ML8代谢产物分离提取 | 第34-35页 |
3.3.5 NEAU-ML8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 第35-36页 |
3.4 菌株NEAU-ML12的多项分类学鉴定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3.4.1 16S r R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36-40页 |
3.4.2 形态及培养特征 | 第40页 |
3.4.3 生理生化特征 | 第40-41页 |
3.4.4 菌株化学成分鉴定 | 第41-45页 |
3.4.5 分子水平分析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