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24页
    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4页
        1.1 研究的理由第12-13页
        1.2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4.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6-20页
            4.1.1 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第16-19页
            4.1.2 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培养与操作实践第19页
            4.1.3 非构思写作研究第19-20页
        4.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0-21页
        4.3 评论第21页
    5 记叙文立意思维训练是提升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基础第21-24页
        5.1 过渡性心理特征与逻辑性思维第21-22页
        5.2 记叙文写作立意思惟训练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第22页
        5.3 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第22-23页
        5.4 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有效途径第23-24页
1 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的文体知识建构第24-32页
    1.1 记叙文的概念与分类第24页
        1.1.1 记叙文的概念第24页
        1.1.2 记叙文的分类第24页
    1.2 记叙文相关知识建构第24-27页
        1.2.1 记叙文的六要素第24页
        1.2.2 叙述的方式第24-25页
        1.2.3 叙事的线索第25-26页
        1.2.4 叙述的人称第26页
        1.2.5 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第26-27页
    1.3 写作及立意的文体概念第27-29页
        1.3.1 写作的概念第28页
        1.3.2 立意的概念第28-29页
        1.3.3 “新颖”——“立意”的最高审美理想第29页
        1.3.4 使文章具有高远空阔的意境——“立意”的本质第29页
    1.4 当代写作的理想境界——非构思写作第29-30页
    1.5 以非构思写作理论为基础的立意思维训练第30-32页
2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的现状分析第32-46页
    2.1 新课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的要求第32-36页
        2.1.1 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第32页
        2.1.2 新课标对记叙文写作立意环节要求的解读第32-33页
        2.1.3 教材解读第33-36页
    2.2 对中考写作能力评价的解读第36-39页
        2.2.1 近三年中考命题特点及解读第36-38页
        2.2.2 中考写作能力评价的解读第38-39页
    2.3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遭遇的现实困境第39-46页
        2.3.1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教学实例第39页
        2.3.2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遭遇的现实困境第39-40页
        2.3.3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第40-46页
3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教学突破的实践——写作立意思维操作原理的教学运用第46-58页
    3.1 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第46-51页
        3.1.1 训练内容的选择第46页
        3.1.2 训练步骤和方法第46-47页
        3.1.3 教学内容第47-51页
    3.2 教学实践的落实——训练方案的实施过程第51-53页
        3.2.1 教学实践情况概述第51页
        3.2.2 课堂教学操作第51-53页
    3.3 教与学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第53-58页
        3.3.1 学生学习体会的调查第53-54页
        3.3.2 一线教师对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第54页
        3.3.3 学生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水平测试及对比及分析第54-58页
4 教学实践的总结——训练方案的教后反思、体会及后续研究方向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一第63-67页
附录二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道微生物组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线结构光的电弧增材制造熔积层形貌三维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