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及原理 | 第14-15页 |
1.4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1.4.1 碳类负极材料 | 第15-16页 |
1.4.2 锗基化合物类负极材料 | 第16-17页 |
1.4.3 锡基化合物类负极材料 | 第17页 |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7-19页 |
1.5.1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锰酸锂 | 第17-18页 |
1.5.2 钴酸锂正极材料 | 第18页 |
1.5.3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 第18页 |
1.5.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1.6.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合成方法与表征 | 第21-29页 |
2.1 合成方法 | 第21-23页 |
2.1.1 固相合成法 | 第21页 |
2.1.2 水热合成法 | 第21页 |
2.1.3 共沉淀法 | 第21-23页 |
2.2 药品与试剂 | 第23页 |
2.3 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2 实验表征仪器 | 第23-24页 |
2.4 材料的分析表征 | 第24-27页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24-25页 |
2.4.2 热重分析(TGA) | 第25页 |
2.4.3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 | 第25-26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6页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6页 |
2.4.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6-27页 |
2.5 电化学测试 | 第27-29页 |
2.5.1 电池的制备 | 第27页 |
2.5.2 循环伏安法(CV) | 第27页 |
2.5.3 交流阻抗法(EIS) | 第27-28页 |
2.5.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石墨烯覆盖、碳胶囊包覆的CoGeO_3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9-47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2.1 CoGCs 及 CoGCs/C-4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3.2.2 负极极片的制备及电性能测试 | 第31页 |
3.2.3 结构表征 | 第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6页 |
3.3.1 CoGeO_3、CoGCs、CoGCs/C-4 的物相分析-X 射线衍射谱峰 | 第31-32页 |
3.3.2 石墨烯及热解碳在 CoGCs 及 CoGCs/C-4 的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3.3.3 CoGCs 及 CoGCs/C-4 微观结构分析—透射电镜图 | 第33-34页 |
3.3.4 纯 CoGeO_3和 CoGCs/C-4 的拉曼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3.3.5 CoGCs/C-4 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5-36页 |
3.3.6 CoGeO_3、CoGeO_3与不同石墨烯含量复合物及的 CoGCs/C-4 的电性能分析 | 第36-46页 |
3.3.6.1 循环性能分析(小电流下) | 第37-38页 |
3.3.6.2 不同复合物的循环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3.3.6.3 循环伏安曲线及充放电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3.3.6.4 CoGCs/C-4 循环 100 周后的材料的电镜图 | 第44-45页 |
3.3.6.5 循环 100 周后的 CoGCs/C-4 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图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石墨烯包裹的MnGeO_3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7-56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MnGeO_3/G-16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2 负极极片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4.3.1 固相法所制备的 MnGeO_3及 MnGeO_3/G-16 的物相分析 | 第48-49页 |
4.3.2 MnGeO_3/G-16复合物的热重分析 | 第49-50页 |
4.3.3 MnGeO_3/G-16的电镜图 | 第50页 |
4.3.4 MnGeO_3/G-16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50-51页 |
4.3.5 MnGeO_3/G-16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1-52页 |
4.3.6 MnGeO_3及不同含量的MnGeO_3/graphene复合物的电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4.3.6.1 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3.6.2 循环伏安曲线及充放电机理分析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石墨烯覆盖、碳胶囊包覆的CoSn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66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5.2.1 共沉淀法制备CoSn(OH)_6/石墨烯复合物 | 第56-57页 |
5.2.2 CoSnG-C的制备 | 第57页 |
5.2.3 CoSnG-C的制备 | 第57页 |
5.2.4 负极极片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电性能测试 | 第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5.3.1 水热法合成CoSn(OH)_6/graphene、CoSnG、CoSnG-C的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谱峰 | 第57-58页 |
5.3.2 石墨烯及热解碳在 CoSnG 及 CoSnG-C 的热重分析 | 第58-59页 |
5.3.3 CoSnG 及 CoSnG-C 的微观结构分析—透射电镜图 | 第59-60页 |
5.3.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60-61页 |
5.3.5 CoSnG-C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61页 |
5.3.6 CoSnG-C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5.3.7 不同石墨烯及热解碳含量的锡酸钴的电化学循环性能的比较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本论文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