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黑色金属论文--铁论文

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铁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研究现状第12-20页
        1.1.1 铁矿床分类及资源现状第12-14页
        1.1.2 国内外铁矿床研究现状第14-17页
        1.1.3 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第17-18页
        1.1.4 西天山铁矿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0-22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页
        1.3.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1.3.3 完成工作量第24-25页
    1.4 论文进展与创新第25-28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8-40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8-29页
    2.2 大地构造位置第29-30页
    2.3 区域地质概况第30-33页
        2.3.1 地层第30-32页
        2.3.2 侵入岩第32页
        2.3.3 构造第32-33页
    2.4 区域遥感解译第33-35页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35-39页
        2.5.1 地层磁性特征第35-36页
        2.5.2 重力场特征第36-37页
        2.5.3 磁场特征第37-39页
    2.6 区域矿产特征第39-40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40-82页
    3.1 敦德铁矿床第40-54页
        3.1.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第40-44页
        3.1.2 矿区侵入岩第44-45页
        3.1.3 矿区构造第45页
        3.1.4 矿体特征第45-48页
        3.1.5 矿石特征第48-52页
        3.1.6 矿化蚀变特征第52-54页
    3.2 尼新塔格铁矿床第54-68页
        3.2.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第55-59页
        3.2.2 矿区侵入岩第59页
        3.2.3 矿区构造第59-61页
        3.2.4 矿体特征第61-62页
        3.2.5 矿石特征第62-65页
        3.2.6 矿化蚀变特征第65-68页
    3.3 松湖铁矿床第68-82页
        3.3.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第68-73页
        3.3.2 矿区侵入岩第73页
        3.3.3 矿区构造第73-74页
        3.3.4 矿体特征第74-75页
        3.3.5 矿石特征第75-78页
        3.3.6 矿化蚀变特征第78-82页
第四章 火山岩年代学及成矿时代第82-92页
    4.1 样品与测试方法第82-83页
        4.1.1 样品采集第82-83页
        4.1.2 分析方法第83页
    4.2 火山岩年代学第83-87页
    4.3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年代学格架第87-89页
    4.4 成矿时代限定第89-92页
第五章 火山岩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第92-105页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92-93页
    5.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第93-97页
        5.2.1 主量与微量元素特征第93-96页
        5.2.2 火山岩Sr、Nd同位素第96-97页
    5.3 同化混染与源区性质第97-100页
    5.4 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第100-102页
    5.5 西天山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第102-105页
第六章 成因矿物学特征第105-128页
    6.1 分析方法第105-106页
    6.2 磁铁矿标型特征第106-110页
    6.3 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第110-119页
        6.3.1 敦德铁矿床第110-114页
        6.3.2 尼新塔格铁矿床第114-117页
        6.3.3 松湖铁矿床第117-119页
    6.4 磁铁矿成因探讨第119-124页
        6.4.1 敦德铁矿床第119-121页
        6.4.2 尼新塔格铁矿床第121-123页
        6.4.3 松湖铁矿床第123-124页
    6.5 辉石第124-128页
        6.5.1 矿物成分特征第124-126页
        6.5.2 对岩浆演化的指示第126-128页
第七章 矿床地球化学第128-141页
    7.1 矿石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第128-133页
        7.1.1 敦德铁矿床第128-129页
        7.1.2 尼新塔格铁矿床第129-131页
        7.1.3 松湖铁矿第131-133页
    7.2 磁铁矿氧同位素特征第133-137页
    7.3 磁铁矿Pb同位素特征第137页
    7.4 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第137-138页
    7.5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第138-141页
第八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第141-153页
    8.1 成矿物质来源第141-143页
        8.1.1 成矿母岩浆第141页
        8.1.2 磁铁矿成因第141-142页
        8.1.3 同位素示踪第142-143页
    8.2 成矿作用与成矿过程第143-144页
    8.3 火山作用与成矿第144-145页
        8.3.1 时间联系第144页
        8.3.2 空间联系第144-145页
        8.3.3 成因联系第145页
    8.4 成因类型第145-146页
    8.5 岩浆演化与铁的富集机理第146-150页
        8.5.1 岩(矿)浆成矿第146-149页
        8.5.2 热液成矿第149-150页
    8.6 成矿模型第150-153页
第九章 区域铁矿成矿规律第153-158页
    9.1 主要铁矿床地质特征第153-155页
    9.2 铁成矿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第155-156页
        9.2.1 矿浆-火山热液复合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第155页
        9.2.2 成矿带东西两段成矿条件差异第155-156页
    9.3 找矿前景第156-158页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第158-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4-176页
致谢第176-177页
附表第177-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奶油搅打流变学特性及奶油分馏组分加工特性研究
下一篇:气候变化对黑龙江水稻单产的影响及适应技术评价